第五人格低龄化_90丧偶第五人格

tamoadmin 游戏探索 2024-07-20 0
  1. 老年人健康讲座工作总结
  2. 老年人的认知与情感表现出哪些特点?
  3. 性心理发展阶段论
  4. 保护女性安全的法律
  5. 怎样算家庭暴力?
  6. 一起苦过来的男人,为何难以同甘?

一、病态心理的定义

病态心理是指个体在生活中出现的不正常的心理活动。若某人的某些心理活动与正常人相比,出现一些反常的、特殊的,或过于亢奋,或过于低沉的行为反应,我们就可定义为病态心理。

病态社会心理是指由社会病态文化所引起的不正常的心理活动。

第五人格低龄化_90丧偶第五人格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病态社会心理与病态心理相比较,区别有以下两点:

第一,病态心理只是个体现象,常常随着个人的生活经历。身体状况、人格特征而转移,例如恋鞋癖、辩论狂,它不具有普遍性,只是特定的人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的特殊反应;而病态社会心理则是群体现象,是某一社会或群体中所共有的不正常的心理特征、状态的总和。

例如,相互攀比、迷信、偏见、自私、自我封闭、浮躁等等。病态社会心理常常发生在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身上,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沟通、暗示、从众、顺从等行为,又进一步强化了社会病态心理的扩展与巩固。

第二,病态心理这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可能是由人的身体病态,如脑损伤、脑膜炎、内分泌失调所引起,也可能是由社会生活***,或人自身的人格特征所引起,而病态社会心理主要是由于病态社会文化的不良***,导致某些意志薄弱者接受某些病态文化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在认知、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出现了偏离正常社会心理的不正常的心理活动,病态社会心理所产生的病态行为往往会给社会、群体及其本人带来危害。

二、病态心理的根源

病态心理的根源在于病态文化的存在。

文化是一个动态系统,病态文化是大文化中的一部分,凡是偏离社会主体文化,以不健康的社会生活方式和错误价值观念作指导的文化都可以称为病态文化。

具体说来,我国现阶段的病态文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封建病态文化。例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私自利思想,“光宗耀祖”的虚荣主义,“佛争一炉香,人争一口气”的面子观念。

这些思想始终很深蒂固地影响着许多中国人。

第二,境外病态文化。主要是指西方社会的病态文化,例如个人名利至上、性泛滥、家庭解体、崇尚金钱与暴力等。

第三,变革时期的病态文化。例如拜金主义、***、行为不正之风。

第四,人口素质差所产生的病态文化。例如经济上“向金钱看齐”

的发迹主义;道德方面的利己主义;文化方面的作家媚俗现象;教育方面的“读书无用论”。

三、病态心理与病态人格的关系

病态心理与病态人格有共同之处,即二者都不属于与神经症,是正常人脑对于客观现实的歪曲反映,其产生都与社会病态文化的不良***有关,都可能出现相似的病态行为。二者又有严格的区别,病态社会心理是一种异常的心理活动,常与特殊情况有关,经心理感染,存在于一定数量的群体中,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可塑性较大,可通过自我调适得以纠正;病态人格则是一种异常的个性,是个体固定的持续的行为习惯,不管情境怎样,他人的反应怎样,仍我行我素,需要通过心理治疗方能恢复正常。

个体的病态社会心理若持续时间过长,未能及时得到纠正,就可能转变为病态人格,而个体的病态人格一旦形成,就可能会出现病态社会心理及病态行为。

四、病态心理的特性

1.危害性

病态心理所导致的社会行为,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会违背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或损害集体及个人的利益。

2.群体性

病态社会心理是一种群体心理现象,它必然具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或是某一阶层的人们,或是跨越几个阶层的人们,或者是全社会的人们)。由于社会病态文化传播手段多,影响范围广,因此有相当数量的意志薄弱者便产生了相似的“社会症状”。

3.流行性

病态社会心理具有易感性、流行性和广泛性,当某种病态社会心理出现时,极易引起人们的从众心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或环境的变化;这种病态社会心理通常会自动消失。

4.无意识性

病态社会心理发生在一定数量的人群中,在病态文化的冲击之下,观念、感情、行为都发生的错位,于是见怪不惊,思维的逻辑出现反常。

5.普遍性

由于病态文化作为社会的一种恶文化,一种丑恶现象,还将在社会中长期存在,病态社会心理因而也会长期存在。

五、调治病态心理的原则

病态心理是一种因外界不良***所引发的病态心理与病态行为,是正常人对客观现象的歪曲反映。有病态社会心理的人可以经心理治疗得到纠正。当然,若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其危害,并运用正确的方法,也是能够自我调治的。其调治原则主要有:

1.内省反思原则

可借助古人“吾日三省吾身”的恪训,经常用一些社会规范与道德标准的模范人物的言行省察自己,进行自我调适。

2.情境转移的原则

改变环境隔离不良***,对于意志薄弱者和心理不成熟的人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多与正直、开朗和大方的人交朋友,多接触代表社会发展潮流的主导文化,最终学会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言行。

3.人格完善的原则

有完善人格的人,是不会被环境所左右的。因此,建立坚定的信念、塑造完善的人格是***病态文化,避免病态社会心理产生的根本要求,但人格完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人只有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不断剖析自己的人,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4.行为矫正的原则

病态社会心理通常由病态行为表现出来。病态社会心理是无意识的,但病态行为的是消极后果,患者本人能够觉察,为了矫正相应的病态行为,患者也可借助心理治疗的一些方法进行自我调适,如厌恶疗法进行自我惩罚;系统脱敏法,即不回避接触病态文化,不过接触的范围应由小到大,数量由少到多,逐渐增加对病态文化的免疫力与抵抗力。行为矫正的原则很适合于有病态行为的患者。

六、病态心理及其自我调适

1.自我封闭心理

自我封闭是指个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很少或根本没有社交活动,除了必要的工作、学习、购物以外,大部分时间将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他人来往。

自我封闭者都很孤独,没有朋友,甚至害怕社交活动,因而是一种环境不适的病态心理现象。

(1)特点

自我封闭心理具有如下特点:

①普遍性。即不同年龄层次都可能产生。比如,儿童有电视幽闭症,青少年有恐人症、社交恐惧心理,中年人有社交厌倦心理,老年人有因“空巢”(指子女成家在外)和配偶去世而引起的自我封闭心态等。

②非沟通性。有封闭心态的人不愿与人沟通,很少与人讲话,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害怕或讨厌与人交谈,前者属于被动型,后者属于主动型。

③逃避性。有些人在生活、事业上遭到挫折与打击后,精神上受到压抑,对周围环境逐渐变得敏感,变得不可接受,于是出现回避社交的行为。

④有孤独感。

(2)自我封闭心理的成因

自我封闭心理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与个人在生活及成长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挫折有关,因为挫折引起个人的焦虑。当人们抗挫折的能力较差,使得焦虑越积越多,他只能以自我封闭的方式来回避环境,降低挫折感时,便行了自闭症。

自我封闭心理与人格发展的某些偏差有因果关系。从儿童来讲,倘若父母管教太严,或没有时间管教,儿童缺乏自信心,宁愿在家看电视,也不愿外出活动。青少年时期,同一性危机是产生自我封闭心理的重要原因。该危机是指青年企图重新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产生的自我意识的混乱,即指青年人向各种社会角色学习技能与为人处世策略。倘若青年人没有掌握这些技能与策略,就意味着他没有获得生活自信心以进入某种社会角色,他不认识自己是谁,该做些什么,怎样与他人相处。于是,他就没有发展出与别人共同劳动和与他人亲近的能力,而退回到自己的小天地里,不愿与别人有密切的往来,这样就出现了孤单与孤立。对中年人来讲,不能关心和爱护下一代,为下一代提供物质与精神财富(还应包括整个家庭成员),那他就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这种人只关心自己,不与他人来往,或者自我评价低而懒于与人交往。对老年人来讲,丧偶丧子的打击,很易使他心灰意懒,精神恍惚,对生活失去信心,不能容纳自己,常常表现为十分恋家。

(3)自我封闭心理的表现

①不愿结婚。其中大男不成家,多是不愿意承担建立家庭、养育子女的责任;大龄女人不出嫁,是在期待出现理想中的佳偶。他们或者回避现实,或者期望过高也因此自我封闭。

②社会恐惧。多发生在那些性格内向者的身上,由于幼年时期受到过多的保护或欺辱,他们内心比较脆弱,缺乏自信心,他们最怕到公开场合去,在生人面前常显得束手无策。

③自责心理。有些人因生活中曾经犯过一些“小错误”,自责自贬,就看不起自己,甚至辱骂讨厌摒弃自己,总觉得别人在责怪自己。

于是深居简出,与世隔绝。

④消极的自我暗示。有些人十分注重自己的外表形象的好坏,总是希望自己长相出众却又觉得自己长得丑。这种自我暗示,使他们非常注意别人的评价,甚至别人的目光,最后干脆拒绝与人来往。

由于自我封闭阻隔了个人与社会的正常交往,便会使人认知狭窄,情感淡漠,人格扭曲,最终可能导致人格异常与变态。

(4)自我封闭心理的自我调适

①乐于接受自己。学会将成功归因于自己,把失败归结于外部因素,不在乎别人说三道四,“走自己的路”,乐于接受自己。

②提高对社会交往与开放自我的认识。交往能使人的思维能力和生活机能逐步提高并得到完善;并往能使人的思想观念保持新陈代谢;交往能丰富人的情感,维护人的心理健康。一个人的发展高度,决定于自我开放、自我表现的程度。克服孤独感,就要把自己向交往对象开放。既要了解他人,又要让他人了解自己,在社会交往中确认自己的价值,实现人生的目标,成为生活的强者。

③精神转移法。将过分关注自我的精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以减轻心理压力,如练字、作画、唱歌、练琴等。

④系统脱敏法。自我封闭者要敢于正视现实,勇敢地介入社会生活,找机会多接触和了解外人,扩大与外界的交往。这可以从最易的做起,逐步完成难度动作。

2.吝啬心理

吝啬,俗称小气。是一种有能力资助或帮助他人却不肯付诸于行动的行为。

(1)特点。

吝啬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①自私性。吝啬的人都很计较个人的得失,总怕自己吃亏,贪小便易,守财小气,又很贪心。

②冷漠性。这种人非常看重自己的财产,为了既得利益,可以六亲不认,对别人的苦楚更是显得冷漠无情,没有一点怜悯之情。

③封闭性。这种人很少参与社会活动,也不关心周围的事物,他们不愿帮助别人,因此很少有知心朋友,他们多数有自闭倾向。

(2)吝啬心理的成因

①从外界因素来看:

社会的分配与占有是不均衡的;社会存在欺诈行为;社会价值观念的导向,社会价值观念就是社会风气;社会隔绝的影响。现代民居的邻里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有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也滋生了人的吝啬、冷漠之心。

②从主观方面看:

吝啬是一种消极的自我防御体制。精神分析学家们认为:焦虑是人的行为的基本能力。有些人将现实生活风险估计过高,对自己的能力与实力估价过低,为了应付焦虑,就建立起这种自我防御机制。冷漠、吝啬、无责任感就是这种机制的表现。

吝啬是个体早期人际关系的产物。这种人从小很少甚至从未从父母那里得到爱与关怀,他们也就不懂得怎样去爱别人。他们很少与父母有情感上的交流,因此对他人的艰难处境不会引起心理共鸣。

个人缺乏社会责任感。这种人自私、冷漠,对社会、他人乃至亲属不负责任,或者只站在狭隘立场来看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3)吝啬行为的表现

①不愿借钱借物给人;

②不赡养老人;

③遗弃女婴;

④重衣食不重教化;

⑤不关心周围的事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

(4)吝啬行为的危害

吝啬作为一种自私、冷漠的病态行为有很大的危害性。

①它破坏了人类所固有的仁爱之心、同情之心。

吝啬的人极度自私,不给别人任何帮助,将人的本性降格为动物般的本性。吝啬破坏了人类美好的社会关系、关系和道德关系。

②物质与精神上的吝啬心理将会对一些社会成员造成精神及肉体上的伤害。

(5)吝啬心理的自我调整

①领悟法。从思想上、领悟吝啬的错误。应记住,人活在世上,需要钱,但更需要亲情与友谊。

②皈依宗教法。几乎所有宗教提倡扬善除恶。宗教是一种信仰,具有助人的暗示作用,能消除人的吝啬心理。

3.贪婪心理

“贪婪”指贪得无厌,意思指对与自己的力量不相称的某一目标过分的欲求。

(1)贪婪心理有以下特点:无满足性、公开性、侥幸性、意志薄弱性。

(2)贪婪心理的成因

①客观原因:一是社会病态文化的消极影响。“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的思想,反映了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它宣扬的不是勤劳致富而是谋取不义之财;二是社会舆论的误导。改革开放初期,舆论媒介详尽地报道“万元户”的收入与成果,却没有报道万元户是怎样通过艰辛的劳动致富,以致激发了社会各阶层人员致富攀比心理;三是社会控制不严。目前在一些地区最先致富的人,不乏有靠不法手段的,客观地***了附近地区人们的贪婪之心。

②主观原因:一是错误的价值观念。认为社会是为自己而存在,天下之物皆为自己拥有;二是行为的强化作用。有贪婪之心的人,初次伸出黑手时,多有惧怕心理。一旦得手,便喜上心头,每一次侥幸过关对他都是一种强化,不断***着那颗贪婪的心;三是攀比心理,由于心理不平衡而产生的不良心态;四是补偿心理。有些人原来较穷,或者生活中有段坎坷的经历,就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一旦其地位、身份上升,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利疯狂而无原则地索取钱财,以补偿以往的不足。

(3)贪婪行为的表现

贪婪是一种过分的欲望。其表现有以下几种:

①不择手段的财欲:惟利是图,见利忘义,利用一切手段索取钱财;

②难以满足的贪欲;

③难以填补的权力欲;

③欺世盗名的名欲;

⑤胆大包天的。

(4)贪婪的心理治疗

①自我反思法。即自己在纸上随机写出数个“我喜欢……”这个问题。回答时应不思索,限时一个问题1秒钟内,全部写下后,再分析哪些是合理的欲望,哪些是过分的欲望,这样就可明确贪婪的对象与范围,最后对造成贪婪心理的原因与危害,进行较深层的分析。

②知足常乐法。一个人不能生活在过高期望中。心理调适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到知足常乐,“知足”就不会有非分之想,“常乐”也就能保持心理平衡了。

4.自私心理

自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病态心理现象。自私之心是万恶之源,贪婪、嫉妒、报复、吝啬、虚荣等病态社会心理从根本上讲都是自私的表现。

(1)特点

深层次性。自私是一种本能的欲望,处于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不考虑社会历史条件的要求,只想满足自己的各种私欲的心态就是自私心理。

下意识性。自私心理潜藏较深,它的存在与表现常常不为个人所意识到,有自私行为的人不认为他在干一种自私的事,相反他在侵占别人利益时却感到理所当然,心安理得。

隐秘性。自私是一种羞于见人的病态行为,自私的人常常会以各种手段掩饰自己,以维护自己的合作形。

(2)自私心理的形成原因

从客观方面看,的数量,分配方式的不平衡,导致一方面***,另一方面以钱谋私,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另外,病态文化的积沉和法制不健全,也是客观原因。

从主观方面看,当个人的需求变成脱离了社会规范的不合理的需求时,就会导致自私心理。

另外,个人的自我敏感性、价值取向与社会行为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自我敏感性,是指一个人关心他自己的问题,感到需要别人的帮助,以及的确得到别人的帮助后的心理感受;价值取向,是指在社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评价事物的标准和态度;所谓社会行为,是指包括助人行为在内的一切有益于社会的个体行为;高度的自我敏感性可以外化为对他人的敏感性,即“为我,我为”,但也可能成为一种只顾自己的倾向。自私自利的人通常都是自我敏感性极高,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对他人极度依赖与索取,而不具备社会价值取向(对他人与社会缺乏责任感)的人。

(3)表现形式

自私作为一种病态社会心理,有很强的渗透性。大多数社会公民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私心杂念。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①不讲公德;

②嫉妒他人;

③感情自私;

④技术垄断或剽窃;

⑤以钱谋私;

⑥***。

(4)自私的心理调试

①内省法。这是构造心理学派主张的方法,是指通过内省,即用自我观察的陈述方法来研究自身的心理现象。依据社会公德与社会规范的客观标准,经常对自己的心态与行为进行自我观察,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强化社会价值取向,总结改正错误的方式方法。

②多做利他行为。平时,多为他人想一想,凡事从正反两个方面考虑问题,关心他人,除去病态想法。

③回避性训练。从心理学而言,以操作性反射原理为基础,以负强化为手段对患者进行的一种训练方法。凡坚决改正自私心态的人,一旦有自私的念头或行为,就用缚在手腕上的一根橡皮弹环弹击自己,提醒自己先克制并纠正不良心态和行为。

5.病态怀旧心理

社会中有一些人认定今不如昔,生活在今天,而志趣却滞留在过去。其言行总是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如堂·吉诃德生活在当代,要以古代武士自居,行侠于天下,结果处处碰壁。这种怀旧称之为病态怀旧心理现象。

(1)特点

①不合时宜,不合潮流。

②对社会报有偏见。认识上极端保守,崇尚传统,尤其反对任何形式的变革。

③回避现实。病态怀旧者,不满现状,又无能为力,常常是社会变革的反对者,也是社会生活的不适应者。

④普遍性与差异性。病态怀旧存在于各个年龄阶段,但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儿童的怀旧,多见于人格发展滞后,虽说已到了上学的年龄,但仍依恋母亲的怀抱和摇篮,渴望处处得到父母的保护,缺乏主动性与独立性;青少年的怀旧大多是因为生活环境急剧变化,他们本可以享受更多的自由,又对这种突如其来的自由感到恐惧与不安;中老年怀旧是回避现实,对社会存有偏见、不合时宜。

(2)产生的原因

①从社会原因来看,由于社会结构与阶层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与利益重新分配组合,社会地位与经济利益受到冲击的那一部分人,极易产生失落感,但又无能为力,只能通过怀旧的方式来表达对现实的遗憾。

随着现代文明和大都市的大规模崛起,原有的生活环境在无情地解体,人们的心灵彼此疏远。

②从主观方面来看,怀旧实质上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躲避和遁逃,是一种特殊的机制。它把我们所不想回忆的痛苦和压抑隐藏了、忘却了,以至于我们自己永远不会再想起。而另一方面,它又把我们过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大大强化了、美化了,以至于人们在几次类似的回忆后把自己营造的回忆当作真实。

怀旧起源于个人的失落感。

(3)病态怀旧心理的表现

①依恋过去的事物。保存大量的旧照片、旧服装、旧书、旧报纸;给孩子取旧时代的名字;有些饭馆酒楼仍取的是知青时期“向阳屯食村”、“黑土地酒家”。“老三届饭馆”、“北大荒火锅城”之类的旧名称;流行歌曲的歌词也越来越“土”,什么“篱笆墙”、“牛铃摇春光”、“向你借半块橡皮”,歌曲创作向童年、乡村延伸。

②恋过去的友人。现在有人十分热衷搞同乡会、同学联谊会。

③依恋过去的经历。有的人非常看重过去所取得的功绩,时常追忆当年辉煌的经历。相比之下,现在这荣誉的光环正逐渐在消失,心理时常有失落感,一些幼年受溺爱或早年生活丰厚的人也有同样感觉。

在怀旧中寻找童稚与宁静本无可厚非,但因怀旧而导致今不如昔的感受就有危害了。病态的怀旧行为阻碍个体适应环境,对社会变革产生阻力,在人际交往中能做到“不忘老朋友”,但难以做到“结识新朋友”,个人的交际圈也大大缩小。有病态怀旧行为的人很难与时代同步,这有碍于他们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4)病态怀旧心理的自我调适

①要积极参与现实生活。

②要学会在过去与现实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

③充分发挥正常怀旧心理的积极功能。正常的怀旧有一种寻找宁静,维持心灵平和,返朴归真的积极功能。这方面的功能多一些,病态的、消极的心态就会减少。

6.压抑心理压抑专指个人受到挫折后,不是将变化的思想、情感释放出来,而是将其抑制在心头,不愿承认烦恼的存在。压抑能起到减轻暂时焦虑的作用,但不是完全消失,而是变成一种潜意识,从而使人的心态和行为变得消极和古怪起来。

(1)特点心理压抑有如下特点:

①内向性:过于自我克制、忍耐,以求得安宁;

②消沉性:总是逃避矛盾,凡事逆来顺受,时间久了,就会使整个心理消沉下去;

③潜意识性:挫折感与自卑感常困惑自己时,这种情感就会转换潜意识,支配自己的动机。

(2)成因

①从外部环境来讲,倘若个体与环境不协调,有过多的挫折感,就可能产生压抑心理,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行为规范的影响。倘若行为规范大多,过于严厉,或者规范与个体的接受程度差距甚远,个体极易产生压抑感。

二是工作学习与生活上的压力。

三是紧张的人际关系。

②从主观原因来看,易产生压抑心理有以下情况:

一是个体的某些身心条件较差。比如,相貌丑陋,生理有缺陷等。

二是某些气质与性格更可能产生压抑感。根据气质的特点属抑郁质的人具有敏感、多愁善感的特点,对同一事物,他们的压抑感可能要比其他气质的人更明显。内向性格的人常常把感情压抑在内心,其中消极的情感会转化为压抑感。

(3)压抑心理的行为表现压抑心理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病态社会心理现象。它存在于社会各年龄阶段的人群中,它与个体的挫折、失意有关,继而产生自卑、沮丧、自我封闭、焦虑、孤僻等病态心理与行为。通常而言,压抑心理的行为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忧郁。主要表现为:失眠、神经衰弱,精神不能集中,性格孤僻、自我封闭、不合群,个人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不大,对前途失去信心,感到外部压力太大,情绪低落,自惭形秽、手足无措等。

②厌倦。对任何人和事都失去兴趣,表示出极不耐烦。

③优柔寡断。凡事缺乏主见和自信,对未来感到失望。

④社交障碍。与人交往缺乏自信、呆板,却又多疑、敏感。

⑤躯体化焦虑。焦虑感会明显增强,自我感觉不好,焦虑又常以躯体不适表现出来。如头痛、肠胃不适、疲倦等。

⑥改向行为。越被压抑的情绪、思想,越可能在适当的时候以改头换面的方式表现出来。

精神压抑使人感到有心理上的压力,可能导致个体人格畸变

(4)压抑心理的自我调适

①要正确面对社会现实;

②要正确看待自己;

③多读些圣贤哲理与名人传记;

④积极做些富有建设性的工作;⑤主动帮助别人,乐于助人,使人精神健康;⑥让快乐进入你的生活。让微笑常写在你的脸上;⑦坚持锻炼身体;⑧回归自然,有益于身心健康。

7.空虚心理空虚心理指一

老年人健康讲座工作总结

使自己保持心理健康

健康的身心是创造财富的前提,一个人要努力克服内心的恐惧,培养健康的心灵与肉体,才能全方位的创造财富,享受财富。

要想做一个身心健康的“自我创富者”,必须要学习“压力管理学”,并为我们提出了征服压力的两大途径。

(1)身体的途径。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如慢跑、登山、骑单车、游泳等。这些运动不仅能锻练我们的血液循环系统,还能强化心脏与肺的功能,增强整个身体的免疫系统,让我们能有更多的'本钱'去面对生活与事业的挑战

科学的营养摄入是抗衡压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当我们面对压力时,我们的身体会做出迅速的反应,并调动体内的营养为之提供动力。也就是说,当一个人面对压力时,身体对营养的需要也会随之增高。因此,为了让自己的身体能够与压力对抗,就应多吃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与矿物质的食物

(2)心理的途径。在发达国家,人们极为重视心理的健康,许多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医生。每当遇到心理问题,感到自己快要失衡时,他们就会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心理医生会根据个人的情况提出指导。

对每一个跋涉在成功路上的人来说,你到底能走多远,能坚持多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身心是否健康。因为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你挑战自我、面对压力的前提。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旺盛的精力,而要想让自己的精力处于最佳状态,则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如果你有一辆世界上最漂亮的赛车,但如果你给它加的不是汽油,而是啤酒的话,它肯定不会跑起来;你给它加了足够的汽油,如果它的打火装置不好的话,也不能很快地将它发动起来。人的精力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你体内的机能被打乱,你的大脑就会产生歪曲的想象,整个系统的运行也就会出现偏差。

约翰曾经体重高达268磅,他每天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吃和看电视,除此之外,就是无所事事地发呆。他不知道自己生命的价值在哪里,也不了解自己的生理状况出了什么问题。这种生活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一天,他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深深的厌倦,开始探寻到底是什么让有些人保持强健的体魄与旺盛的精力,并开始有意地模仿那些体魄强健的人的行为方式。

约翰先是找来了一大堆书,希望能从中找到答案。可是他很快发现,关于营养的学问五花八门,简直让他无从下手。约翰读到的第一本书上说,如果你如此这般地实行,就会长寿,于是约翰怀着极大的兴趣照做了,直到他看到第二本书。因为第二本书上说,如果你那样做的话,将至少减少10年寿命,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这样的。当约翰还没有确定到底哪本书上说得是对的时,他又在第三本书上看到,前两本书上所说全是一派胡言。实际上,这些书的作者全都是医学博士,可是他们在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上也持有不同的看法。

这些众说纷纭的建议对约翰当然毫无用处,于是他放弃了从书本中学习的想法,开始寻找那些身体强健、充满活力的人的帮助。他先弄清这些人一天都做了些什么,然后也身体力行地照着做。他将自己了解到的东西进行汇集与总结,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部分。很快,他为自己编了一套为期60天的健康课程,并按照这些课程来生活。约翰的努力很快就有了效果,在不到30天的时间里,他的体重下降了30磅,更为重要的是,他恢复了自信,并从中找到了许多养生之道。

约翰以前每天要睡8个小时,早晨需要3个闹钟才能醒来。现在,约翰在用自己的成功经验指导着一个训练班,他每天工作到凌晨十二点才上床,清晨六点又准时起床,并且感到精力充沛,神清气爽。

约翰之所以成功地改变了自己的生理状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向自己所习惯的生活方式提出挑战,并从别人的经验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我们每个人都该仔细地想一想,我们现在所认为的健康观念是不是正确的?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当你开始实行一种新的做法时,你可以试验10天到30天,然后再根据它们在你身上产生的结果来判断它是否有效。

消除所有自卑的想法,以辛劳的想法填入我们的脑中。健康的心智使人身体健康,具有活力和朝气。修身养性才能活得生龙活虎,体验生命甜美的滋味。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如何保持的心理健康。

首先,要消除自己的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是身体对一切加诸其上的需求所做出的无固定形式反应。任何加于身体的负荷,不论是源于心理方面(如不愉快)还是物理因素(如环境污染),都是压力的来源――压力源,就会引起“一般适应综合症”。事实上,只要人们生活中必须扮演某种角色,而且又有许多自己不愿扮演的社会角色存在,那么就会产生压力。

我曾经做过一项民意测验,列举了43种生活的变化给人们造成的压力,其中包括贫困、失恋、失业、离异、丧偶、疾病等等,而它又主要来自于事业和感情生活两方面,尤其表现在前者。由于中青年人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他们就可能面对更多的压力。

具体说来,青年人的压力主要有:

(1)择业的压力。学历要求相对较高与就业机会率相对较低带来的压力。

(2)各种时尚、潮流的诱惑构成的压力。由于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外部环境对人的诱惑。如出国潮、金融潮、装修潮等林林总总的时尚潮流诱惑着青年人,然而条件所限,并非所有人皆能如愿,这也给青年人造成了压力等。

中年人可能遇到的压力有:

(1)事业上追求尽善尽美与现实差距形成的压力。一般来说,中年人都会认为自己从事的事业已应开花结果了,然而现实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在事业上春风得意,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便形成了压力。

(2)尽可能自我发展的期望与客观工作环境之间的差距形成的压力。

(3)感情生活、婚姻生活不顺带来的压力。包括离异、丧偶、夫妻感情不合等。

(4)望子成龙的心理带来的压力。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类拔萃,但实际上大多数孩子都不免平常,这种“恨铁不成钢”的感情往往造成了压力。

(5)心理与生理差异的压力。人到中年,身体状况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而影响心理造成压力等等。

面对压力,一些人认为它有益,另一些人则认为它有害。认为它有害的人对于越来越大的压力不堪重负,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形成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出人格障碍,会逐渐侵蚀人体的身体情绪,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现实生活中,身心疾病不胜枚举,几乎每种疾病都有其情绪诱因,而所有的情绪诱因都或多或少地起源于外界压力,即社会环境形成的压力。可见压力与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应当怎样化解压力,克服压力,保持身心健康,实现自己的成功抱负呢?这里就要涉及到一门学问――“压力管理学”。

正确的评价与应对方式可能会弱化外来不良 *** 的强度,错误的评价与应对方式则可能强化不良结果。要想减轻外界压力对自我身心两方面造成的不良影响,尽可能防止心身疾病,就要对压力管理这门学问有明确的理解。

现代“压力管理学”中,对压力管理有以下要求:

(1)对压力应取正确的评价态度

个体作为被压力威胁的对象,应对外界压力有正确的认识(即评价),并取乐观开朗的态度正确对待。可以这样认为,大多数富人在发迹之前,无一不受到过诸如身体健康、财源等方面压力的困扰。我年轻的时候,就是靠当新闻记者的收入去完成自己的学位的;各种生活压力,无不为他的奋斗生涯增添了光彩。既然一个人在生活中总不可避免遭受各种各样的压力、不如意乃至打击等,那么评价压力、了解压力,就是要分析它们可能对自我身心健康方面造成的危害,从而尽量避免接踵而来的可能对自己造成不利的后果。比如,一个下属在和老板吵架时可以想一想,如果继续吵下去的结局是被“炒鱿鱼”,那么究竟是被炒鱿鱼后自己的生活和心灵上的压力大,还是现在隐忍不满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大?两害权衡取其轻,就能得出理智、有利的解决方法。

(2)对压力应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心理学家视个人的情况而给予的个别指导和心理治疗,仍然是个人学习应付压力的最佳方法。他们也赞成利用有效的自助法来排除压力,例如循序式肌肉放松法、 *** 、自我催眠和练习吐纳(呼吸)等。

总之,压力管理就是一种积极应对外来 *** 的方式,它包括对压力的了解、评价,从而达到缓解和避免压力的目的。

其次,克服各种不健康的心理。

孤僻、易怒、固执、轻率、自卑、焦虑、嫉妒等异常心理,以及其它类型的变态心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这些心理严重地影响了人际关系的处理,而且也妨碍了工作、家庭和事业。

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的健康的作出积极反映的人,便是心理健康的人。而有少数人,他们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情感反应和意志行为均与常人格格不入或不相协调,给人一种“脾气古怪”的感觉,心理学上就称这类人患有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亦称“心理病态人格”,是指有精神症状的人格适应缺陷,患者以固定的反应方式对环境 *** 作出反应,在知觉与思维方面产生适应功能的缺损,或增进自觉的痛苦,并作为倾向组成对自己对社会都不公正的、不得体的行为模式。

人格障碍的行为问题程度各有不同,轻者完全过着正常生活,只有与他关系密切的人(亲属或同事)才会领教他的怪癖,觉得他无事生非,难于相处;严重者事事都违抗社会习俗且积极表现于外,使他甚难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

人格障碍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综合起来,即压力,压力形成了人格障碍。人格一旦形成,往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要改变并非易事。但只要加强自我调适和进行各种治疗,进而疏缓压力,人格障碍是可以得到纠正的。

由于人格障碍主要是自我评价的障碍、选择行为方式的障碍和情绪控制的障碍,集中表现为社会环境适应不良,即不能根据外界环境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因此,人格障碍的治疗应以心理治疗为主,包括对适应环境能力的训练,选择适当职业的建议与改善行为方式的指导,人际关系的调整以及优点与特长的发挥等等。

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秦王春秋司马相如卓文君韩信经典

老年人的认知与情感表现出哪些特点?

老年人会随着年纪的变大,身体的健康程度大不如之前。下面我准备了老年人健康讲座 工作 总结 ,希望对您有帮助!

老年人健康讲座总结篇一

 活动目的:通过此次健康 教育 ,向社区居民讲授如何增强老年人的健康意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减少疾病发生的作用。 活动主题:关注健康,关爱老人。 活动时间:20XX年X月X日10:00 活动地点:XXX村 参加对象:全体居民 参加人数:150人

 主办单位:归义镇卫生院公卫科

 活动流程:1、主持人介绍本次讲座的主题及讲座序言,然后邀请主讲人上台。

 2、老年人 健康知识 。 3、总结。

 工作安排:1、做好宣传工作,动员全村居民积极参加本次讲座。

 2、做好会场安排工作。 活动负责人: XXX

 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讲稿

 一、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知识

 1、社会老龄化 老年人口系数增加导致社会老龄化。联合国规定: 一个国家和地区,年 满65岁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以上,或年满60岁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10%以上,即可定 为老年型社会(社会老龄化)。 中国老年报报道,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已于1999年10月1日> 10%,已成为老年型社会,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将达到20%,成为超老年型社会。 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1、体表外形改变 须发?变白,脱落、稀疏;?白头搔更 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皮肤?变薄,皮下脂肪减少,出现皱纹 牙齿?牙龈组织萎缩、牙齿松动脱落 骨?骨骼肌萎缩,骨钙丧失或骨质增生 身高、体重?随增龄而降低 耳?耳屏延长,近80岁的老人耳屏平均延长12毫米

 2、器官功能下降 视力、听力?下降(耳蜗与听神经变性?神经性耳聋) 心脏搏出量?减少40%?50% 肺活量?减少50%?60% 肾脏?清除功能?减少40%?50% 脑?脑组织萎缩、脑沟变宽、神经细胞数减少(重量减轻、脑血流量减少、大脑耗氧量?、脑血管阻力?) 胃?胃酸分泌量下降

 3、机体调节控制作用降低 动作、学习?速度减慢?操作能力?,反应速度减慢 记忆、认知功能?减弱,人格改变?生活自理能力? 免疫防御能力?降低?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 免疫监视功能?降低?易患各种癌症。 三、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1、运动反应时间延长 运动反应包括对剌激的知觉,做出如何反应的决定,以及运动反应动作三个部分。老年人的反应时间一般比年轻人约慢10%?20%。运动反应时间的长短是中枢 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一种表现(控制***、姿势、平衡与移动平衡的机制受损)。 2、学习和记忆能力减退 由于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随增龄而减少?学习新事物困难? 记忆力 差(颞叶和海马结构损害)。 40岁以后逐渐减退,50岁到达顶峰?注意力不集中、注意范围缩小、联想缓慢、记忆一老的忘不掉,新的记不住。

 3、人格改变 孤独、多疑、自卑、抑郁及情绪 不稳、脾气暴躁等。?由于生物性老化及其在家庭、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地位发生改变,?社会心理问题:离退休、丧偶、生活贫困、疾病、死亡等问题常常困惑老年人,使他们陷入特殊的心态。

 四、老年人良好健康状态的保护 一个人得病,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内因即遗传基因,二是外因,即环境因素。内因在疾病中所占的作用为20%,外因为80%,故一个人的良好健康状态的保护,可基本概括为十六个字: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

 衡,这四句话,十六个字,能使高血压减少55%;脑卒中、冠心病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

 肿瘤减少1/3,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而且不花什么钱,有专家测算,心血管病预防花1元钱,医疗费省上100元钱。

 (一)合理膳食:指热量和营养素达到生理需要,推行膳食金字塔,做到粗细搭配,饮食多样。老年人饮食十要:饭菜要香、质量要好、数量要少、蔬菜要多、食物要杂、菜肴要淡、菜要烂、水果要吃、饮食要热、进食要慢。

 健体防病 早起早睡别早吃,休息胃肠好进食人在睡眠时,绝大部分器官都得到了充分休息,而消化器官却仍在消化吸收前一天存留在胃肠道中的食物,到早晨才渐渐进入休息状态。如果早餐过早,就必然会干扰,使消化系统长期处于疲劳应战的状态。所以,老年人最好在早上8点以后吃早餐。合理饮食,健体防病 合理补钙太阳晒,筋骨强健步四海

 老年人缺钙会造成很多疾病,最常见的是骨质疏松症和骨折。补钙的最好办法是从食物中摄取。含钙较多的食物有牛奶、鸡蛋、猪骨头汤、鱼虾、黄豆、萝卜缨、芹菜、韭菜等,其中水产品的钙和磷的比例在1∶1?1∶2,最适合钙的吸收,应多吃些水产品为好。补钙时莫忘吃醋,醋与食物中的钙能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既溶于水又容易被人体吸收的醋酸钙。经常晒太阳也是很好的补钙办法。冬季阳光温暖柔和,适合在户外晒太阳。特别是每天上午9-11时,下午4-6时,阳光以温暖柔和的红外线为主,是一天中晒太阳的黄金时段。 (二)戒烟的好处

 专家指出:停止吸烟90%的肺癌可以预防。 专家提示:任何年龄阶段戒烟对健康都有益。

 1、戒烟可以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活力。 2、戒烟可以减少呼吸道疾病,不易患气管炎、 肺炎和感冒。 3、戒烟可以降低胃溃疡的发作机会。 4、戒烟三个月后可使肺功能逐渐恢复。 5、戒烟可以使牙齿更洁白,皮肤有弹性。 (三)***饮酒

 饮酒少量是健康只有,饮酒多量是罪魁祸首。长期过量饮酒可造成心脏损害、消化系统损 害,但若适量饮酒可以增加生活情趣。少量饮红葡萄酒可延缓动脉硬化,预防部分心脏病。 酒里面主要成分是乙醇,营养物质极少,但乙醇经过肝脏代谢会转化成热量,大量饮酒会 人发胖,升高甘油三酯并消耗人体维生素B,影响人体的钙的吸收。乙醇在体内戒毒主要在 肝脏进行,肝脏每小时能分解8~10克乙醇。1小杯(约50克)50度的白酒,含乙醇2 克,肝脏就要花2.5小时才能把它分解完。若大量饮酒则可伤肝,还可导致心血管疾病。 因此必须适量饮酒,主要是喝低度酒,如啤酒、葡萄酒;控制每餐饮酒酒精含量不超过15 克(相当于50至100毫升葡萄酒、或一罐啤酒);且勿空腹、勿与碳酸饮料共饮。另 外,孕妇、服药期间的人,以及患肝病、消化性溃疡、心脏病的人都不以饮酒。总之,戒烟 限酒对老年人的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使老年人自我保健的重要 措施 。为了老年人的健康 长寿自觉地坚持戒烟限酒吧。 (四)适量运动

 传统运动养生法运动量适中,特别是简式 太极拳 ,架式平稳、舒展轻柔、动静相宜、

 刚柔相济、形气相随,特别适合于中老年人锻炼身体。但是,老年人运动量多大合适呢? 60岁的老年人运动时,脉搏的次数为110次,并在运动后一小时内能恢复至正常,说明其运动量是合适的。如果高于110次,运动后一小时不能恢复,说明运动量偏大,应适

 当减少运动量。中老年人各系统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宜选择较轻柔的运动

 夜间白天起床,坚持三个先后?三十秒?,以防摔倒发生意外。睁开眼睛清醒三十秒,坐起三十秒,扶着床边站上三十秒,再行走。 (五)心理平衡

 老人应学会三忘 忘老 忘病 忘忧

 我们要忘掉昨天,享受今天,展望明天。心理平衡是我们保持良好健康状态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保障。俗话说?快活似贴药,忧愁是场病?。保持心理平衡,就是掌握了开启健康之门的金钥匙。一个人能否健康长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心理是否真正能得到平衡。 (六)老年人的睡眠与健康

 1、?早饭吃饱,午饭吃好,晚饭吃少?。晚饭吃饱要影响睡眠,睡前尽量少喝水,否则 小便多会影响睡眠。茶、咖啡是和利尿剂,睡前不宜饮用,热水泡脚有利于睡眠。 2、?定时睡觉?十分重要。科学家认为生物体内有时钟,称生物钟,这是生物为了生存 而产生的进化适应,是生物节奏现象。如果长期不按时作息,就干扰了睡眠生物钟,这时常常会引起失眠,容易导致神经衰弱。

 3、睡眠的姿势?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就是说睡眠以略为弯曲的侧睡比仰卧和俯卧好。仰卧时,两手放在胸前,容易引起恶梦,舌根下坠易造成打鼾、呛咳;俯睡时会影响心肺功能。

 4、枕头的高低,以不超过肩到同侧颈的距离为宜。不用枕头,流入头部血流偏多,次晨会头胀、颈酸、眼肿。多数老人患有颈椎病,如颈的姿势不好,会加重颈椎病,造成头痛、上肢疼痛等。

 5、失眠怎么办?第一,不要思想负担过重,不要焦燥不安,必须有治愈的信心;第二,找出失眠的原因,去除原因;第三,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药物剂量宜小不宜大,疗程宜短不宜长,安眠药不宜固定一种,应交替或间断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或中毒。在睡前半小时用温水送药,服药后即上床。晚饭后不要喝茶、咖啡,不要吸烟,不要与酒类或兴奋药一起服。停药要逐渐减量。 四、总结

 家庭和社会的关心 老年人生病时需要照顾,经济困难时需要救济,上公共汽车时需要?老弱病残孕专座?,老年人再婚时也需要子女的理解和支持,临终时需要子女和亲人在身边并握着自己的手。家庭和社会的关心是老年人心理保健的外部环境,可促进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

 老年人健康知识教育讲座活动记录表

 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总结

 生命无价,健康第一,为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观念和健康知识,提高老年人自我保健意

 识,倡导科学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关注健康,关爱老人?的氛围。我们对此次讲座作了充分的准备,使居民在老年人健康方面有了很大的启发。

 讲座结束后,许多退休老同志向医生请教了一些常见的健康问题,并交流了保健心得,讲座受到了老人们的一致好评。

 通过举办此次社区健康讲座,进一步普及了健康知识、加强社区居民自我健康意识,今后,我院还会继续举办此类讲座,为更多的社区居民带来健康福音。

老年人健康讲座总结篇二

 为了做好十一项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广大居民对老年人保健意识。我院决定举办一期健康教育讲座,讲授老年人保健预防相关知识。欢迎各位老年人参加。

 时 间:2013年8月11日上午10:?12:00 地 点:卫生院健教室 主 题:老年人保健的相关知识 主讲人:唐长江

 晓道卫 生 院

 2013年8月10日

 老年人保健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老年人应特别注意预防咽喉肿痛、头晕目眩、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病、关节炎、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消化道疾病等病症的复发、加重或恶化。在此时节老年人切不可过早脱掉棉衣,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防伤风感冒等病症的侵袭。

 第一、老年人春季保健要注意睡眠要充足。春季,老人常有困倦之感,早晨不易睡醒,白天则昏昏欲睡。这是因为春季气温回升,人体活动量增加,体表末梢血管开始舒张,体表血流量增大,使脑部的供氧量显得不足,从而产生?春困?现象。为此,老年人要积极做好身体的协调适应工作,每天中午最好午睡一个小时左右,以补春季睡眠之不足。下午则安排适量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 健身操 等。

 第二、老年人春季养生要保持良好心情和精神状态

 在春季应特别重视精神调养,既要力戒暴怒、肝火大动,更忌情志忧郁不舒。要做到心胸开阔,心情开朗,乐观愉快,而悲忧或思虑过度等都会伤及身体,老年人可乘着春天的大好春光结伴外出踏青,以保持良好的心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这样也可保持人的体力充沛,达到祛病延年的效果。

 第三、老年人春天保健不忘合理调节膳食结构

 春季饮食品种宜多样,宜清淡,易消化,饭菜温热;食味宜减酸亦甘,以养脾气。不过食油腻煎炸食物,不吃或尽量少吃生冷食品,多食些鸡、鱼、蛋、瘦肉、猪肝、豆制品及新鲜蔬菜、野菜、水果、红枣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脾胃虚弱者,少量吃点姜,蜂蜜性味甘平,营养成分相对全面,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胃、缓中止痛的功效,年老体弱及脾胃不足者可经常适量饮用蜂蜜水;慢性气管炎患者应禁食或少食辛辣、高盐食物,并戒烟和酒。

 第四、老人春季保健要重视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春天阳光明媚,室外空气新鲜、宜人,是锻炼身体的最好时节。老年人应走出家门,多到户外活动,如到公园、景区,那里花草树木繁多、空气新鲜,拥有温煦的阳光,丰富的负氧离子,在这些地方做运动,如散步、慢跑、打拳、做操等能够改善机体免疫力,增加新陈代谢、血液循环等,从而可达到舒展筋骨、畅通气血、强身健体、增加机体抵抗力的目的。

 要做好老年人的预防和保健,首先要提高认识,老年人是各种慢的高发人群;其次注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劳逸结合,多参加运动,还要学习舒缓情绪,多与人交流。

 老年人健康保健常识四条总结: 一、合理安排饮食

 1 、少吃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猪油、牛油、奶油、蛋黄、动物内脏等。对胆固醇具有降低作用的如:豆类及其制品,木耳、香菇、海带、紫菜、

 洋葱、大蒜等,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以常吃。

 2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钾、钙、纤维素等。 3 、节制饭量,适当吃些粗粮,少吃甜食,控制体量。

 4 、限制食盐的摄及量。每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 5 克,即一个三口之家每月用盐不超过 500 克。 二、参加体力活动

 坚持适度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老年人需要经常活动,才能保持健康,延年益寿。运动既要贵在坚持,但也要防止过度, 根据自身条件以适度为宜。适当的体力活动因增加热量消耗而减轻体重,因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而降低胆固醇和血压,从而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三、修身不忘养性

 一系列调查表明,精神紧张者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应尽量减少精神紧张,保持乐观的心情。与人为善,避免急躁情绪,更不要发脾气,爱发牢骚和爱发怒的人容易得心脏病。 四、消除危险因素

 1 、高血脂,除注意合理的饮食调节外,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疗效肯定和副用作小的降脂药物。

 2 、高血压,对血压低于 23.9/14.0 千帕( 180/105 毫米汞柱)者,宜先通过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如减少进食量,适当增加活动量,保持理想的体重,限制食盐摄入量,少吃脂肪等。经过上述非药物治疗 3 ~ 6 个月后,若血压仍保持在 21.3/12.6 千帕( 160/95 毫米汞柱)以上,或者患已出现心脑、肾功能损害,或者存在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应立即开始药物治疗。

 3 、吸烟,吸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一大罪魁祸首。戒除吸烟的不良嗜好,对于防治冠心病有着积极的作用。

 只要能做好以上几点,保护好心脏,定能使您长寿,快乐,生活得更加如意

 健康教育讲座老年人保健知识讲座小结

 2013年8月11日,我院在健教室安排以老年人保健为主题的传染病知识讲座活动。本次活动紧密围绕主题,针对季节转换的气温特点,和老年人保健状况特点,我院安排了罗先炳医师为他们讲解老年人春季保健相关知识,并接受他们的服务,扩大了宣传的社会效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活动持续近2个小时,讲课内容丰富,向前来听课老年朋友散发预防老年保健宣宣传册30余份,接受咨询10余人次,受到居民的热烈关注和欢迎。

老年人健康讲座总结篇三

 老年人应特别注意预防咽喉肿痛、头晕目眩、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病、关节炎、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消化道疾病等病症的复发、加重或恶化。老年人切不可过早脱掉棉衣,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防伤风感冒等病症的侵袭。

 第一、老年人保健要注意睡眠要充足。

 老人常有困倦之感,早晨不易睡醒, 白天则昏昏欲睡。这是因为人体活动量增加,体表末梢血管开始舒张,体表血流量增大,使脑部的供氧量显得不足,从而产生?春困?现象。为此,老年人要积极做好身体的协调适应工作,每天中午最好午睡一个小时左右,以补春季睡眠之不足。下午则安排适量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

 第二、老年人养生要保持良好心情和精神状态

 应特别重视精神调养,既要力戒暴怒、肝火大动,更忌情志忧郁不舒。要做到心胸开阔,心情开朗,乐观愉快,而悲忧或思虑过度等都会伤及身体,老年人可乘着春天的大好春光结伴外出踏青,以保持良好的心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这样也可保持人的体力充沛,达到祛病延年的效果。

 第三、老年人保健不忘合理调节膳食结构

 饮食品种宜多样,宜清淡,易消化,饭菜温热;食味宜减酸亦甘,以养脾气。不过食油腻煎炸食物,不吃或尽量少吃生冷食品,多食些鸡、鱼、蛋、瘦肉、猪肝、豆制品及新鲜蔬菜、野菜、水果、红枣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脾胃虚弱者,少量吃点姜,蜂蜜性味甘平,营养成分相对全面,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胃、缓中止痛的功效,年老体弱及脾胃不足者可经常适量饮用蜂蜜水;慢性气管炎患者应禁食或少食辛辣、高盐食物,并戒烟和酒。

 第四、要重视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早晨阳光明媚,室外空气新鲜、宜人,是锻炼身体的最好时节。老年人应走出家门,多到户外活动,如到公园、景区,那里花草树木繁多、空气新鲜,拥有温煦的阳光,丰富的负氧离子,在这些地方做运动,如散步、慢跑、打拳、做操等能够改善机体免疫力,增加新陈代谢、血液循环等,从而可达到舒展筋骨、畅通气血、强身健体、增加机体抵抗力的目的。

 要做好老年人的预防和保健,首先要提高认识,老年人是各种慢的高发人群;其次注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劳逸结合,多参加运动,还要学习舒缓情绪,多与人交流。

 老年人健康保健常识四条总结:

 一、合理安排饮食

 1 、少吃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猪油、牛油、奶油、蛋黄、动物内脏等。对胆固醇具有降低作用的如:豆类及其制品,木耳、香菇、海带、紫菜、洋葱、大蒜等,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以常吃。

 2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钾、钙、纤维素等。 3 、节制饭量,适当吃些粗粮,少吃甜食,控制体量。

 4 、限制食盐的摄及量。每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 5 克,即一个三口之家每月用盐不超过 500 克。

 二、参加体力活动

 坚持适度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老年人需要经常活动,才能保持健康,延年益寿。运动既要贵在坚持,但也要防止过度, 根据自身条件以适度为宜。适当的体力活动因增加热量消耗而减轻体重,因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而降低胆固醇和血压,从而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三、修身不忘养性

 一系列调查表明,精神紧张者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应尽量减少精神紧张,保持乐观的心情。与人为善,避免急躁情绪,更不要发脾气,爱发牢骚和爱发怒的人容易得心脏病。

 四、消除危险因素

 1 、高血脂,除注意合理的饮食调节外,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疗效肯定和副用作小的降脂药物。

 2 、高血压,对血压低于 23.9/14.0 千帕( 180/105 毫米汞柱)者,宜先通过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如减少进食量,适当增加活动量,保持理想的体重,限制食盐摄入量,少吃脂肪等。经过上述非药物治疗 3 ~ 6 个月后,若血压仍保持在 21.3/12.6 千帕( 160/95 毫米汞柱)以上,或者患已出现心脑、肾功能损害,或者存在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应立即开始药物治疗。

 3 、吸烟,吸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一大罪魁祸首。戒除吸烟的不良嗜好,对于防治冠心病有着积极的作用。

 只要能做好以上几点,保护好心脏,定能使您长寿,快乐,生活得更加如意

性心理发展阶段论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第五节 成年晚期的心理适应与长寿心理第四节 成年晚期的 社会 性与人格发展第三节 成年晚期的感情发展第二节 成年晚期的认知发展第十一章 成年晚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第一节 成年晚期的生理特点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本章要点成年晚期即老年期,一般是指个体60岁到衰亡的这段时期。本章在概述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总体特点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老年人在生理特点、认知、感情、 社会 性和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变化,重点突出了退休后的适应期, 社会 交往结构的变化、再适应再 社会 化的过程、空巢期、孤独、退休后的适应、老年抑郁症、心理转型期、对死亡的准备心态等方面的内容,最后讨论了老年人的心理适应和长寿心理。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一、形态结构方面的变化(一)细胞的变化(二)组织和器官的变化(三)整体外观的变化(一)细胞的变化(二)组织和器官的变化(三)整体外观的变化二、生理功能方面的变化(一)感知觉呈现出显著的退行性变化(二)成年晚期各大系统的功能退化(一)感知觉呈现出显著的退行性变化(二)成年晚期各大系统的功能退化第一节 成年晚期的生理特点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一、形态结构方面的变化(一)细胞的变化? 细胞数的逐步减少,细胞间质增加 。? 进入老年期后,那些有分裂能力再生的细胞逐渐停止有丝分裂,人体产生新细胞的速度跟不上细胞衰亡的速度,细胞数量上的总体平衡就此打破,从而造成细胞数量的逐年减少。? 据相关研究显示,人体脑、肾、肺、肌肉等组织的细胞数量在60岁时往往会降低到旺盛期的70%左右。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二)组织和器官的变化? 脏器发生萎缩,重量减轻;? 肌肉变瘦,力量减弱;? 骨骼韧性减弱,容易骨折;? 多种腺体分泌能力降低,心脏、肺、大脑、肾脏、肠胃等器官的生理功能下降;? 免疫监视功能和免疫防御能力降低,容易罹患各种癌症和各种感染性疾病;? 感觉器官功能衰退,造成视力和听力的下降;? 慢性退行性疾病的患病风险也显著增加。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如须发变白,逐渐稀疏脱落乃至秃顶;?皮肤变薄,弹性降低,皮脂减少皮肤松弛、褶皱、干燥,并常因黑色素沉着而出现老年斑;?头颅骨变薄,牙龈和牙槽组织萎缩,牙齿松动脱落,形成老年人特有的面容。(三)整体外观的变化随着个体进入到成年后期,整体外观方面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外貌和体型逐步呈现出老年人的显著特征。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三)整体外观的变化? 肌肉萎缩、肌力减弱、肌肉以及关节韧带松弛,关节活动不灵,造成老年人行动迟钝、行动缓慢、步履蹒跚、手指哆嗦等,甚至发展为运动障碍。? 骨骼肌萎缩,骨钙丧失或骨质增生;同时由于椎间盘萎缩、脊柱下弯和下肢弯曲,造成老年人弯腰驼背,身材变矮的形象。上述这些变化的个体差异很大,它与一个人的 健康 状况、生活方式、营养条件、精神状态和意外等因素都有密切关系。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二、生理功能方面的变化(一)感知觉呈现出显著的退行性变化1.视力下降2.听力减退3.味觉、嗅觉和皮肤觉敏感性降低(二)成年晚期各大系统的功能退化1.循环系统2.呼吸系统3.消化系统4.神经系统5.内分泌系统6.运动系统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一、成年晚期记忆的发展(一)记忆发展与年龄关系的一般趋势(二)成年晚期记忆发展的基本特征(三)成年晚期记忆力减退的突出表现和个体差异(四)成年晚期记忆力下降的机制(一)记忆发展与年龄关系的一般趋势(二)成年晚期记忆发展的基本特征(三)成年晚期记忆力减退的突出表现和个体差异(四)成年晚期记忆力下降的机制二、成年晚期智力的发展第二节 成年晚期的认知发展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总体上讲,成年晚期的认知活动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总体趋势上呈现退行性变化。? 发展的终身性。? 认知的差异性。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一、成年晚期记忆的发展(一)记忆发展与年龄关系的一般趋势? 有研究表明,18~30岁是个体记忆的“黄金时期”,记忆能力最强,记忆效率最高。到了35岁以后,记忆能力就逐步下降,但直到进入成年晚期前,记忆衰退得并不明显。? 定个体处于“黄金时期”的平均记忆力是100%的话,那么从35~60岁记忆的平均成绩则为95%,60~86岁时平均的记忆成绩则为80%~85%之间。? 我国相关的研究表明,成年期后个体记忆的衰退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在总趋势表现为衰退的基础上,记忆的发展并不是直线下降的,而是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一、成年晚期记忆的发展吴振云、许淑莲等(2001)带领课题组通过对20~89岁的成年的记忆进行研究,概括出了老年人记忆的几个基本特点:? 老年人的初级记忆好于次级记忆? 老年人的再认成绩好于回忆成绩? 老年人的意义识记好于机械识记? 老年人日常生活记忆好于实验室记忆(二)成年晚期记忆发展的基本特征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一、成年晚期记忆的发展? 老年人记忆力减退的主要方面突出表现为记忆广度、机械识记、再认和回忆等的减退或下降。? 老年人记忆的个体差异比其他年龄组要大,表现为不同个体记忆发生明显减退的时间有早有晚,减退速率有快有慢,减退程度有重有轻,有的甚至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三)成年晚期记忆力减退的突出表现和个体差异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一、成年晚期记忆的发展对于成年晚期个体记忆力下降的解释,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环境因素、信息加工缺陷和生物因素。信息加工缺陷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四)成年晚期记忆力下降的机制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二、成年晚期智力的发展关于成年晚期的智力发展,最新的研究结果越来越倾向于支持老年人智力出现衰退的时间和程度都比我们预期的要晚要小。? 出现这种误解的原因包括:?横断研究设计无法排除“同辈效应”,即成长的特定年代所造成的影响。?纵向研究设计由于“熟悉效应” 以及被试流失等原因,同样推断出了一些老年人智力方面的错误结论。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二、成年晚期智力的发展?西雅图研究: 序列交叉研究设计? 自1956年开始,沙伊(K.Warner Schaie)就在美国的西雅图对个体的认知发展进行追踪研究,在这项著名的研究中,沙伊随机选择了500名年龄跨度在20~70岁的被试,对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认知能力测验。从20岁开始,这些被试年龄相差5岁就被编为一组。研究者每7年就对他们进行一次测试,而每年都会有新的被试加入进来,至1994年,接受测试的人数已经超过了5000人。? 在研究中他选用了五种基本心理能力作为测量的因素,即数字能力、词汇理解能力、词语流畅性、归纳推理能力和空间能力。其中归纳推理能力和空间能力属于流体智力,词汇理解能力、词语流畅性和数字能力属于晶体智力。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西雅图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老年人智力发展的一些特点:“西雅图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老年人智力发展的一些特点:1.进入成年晚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流体智力逐渐下降,而晶体智力则保持稳定,在某些情况下还会上升。2.进入成年晚期后,个体的某些认知能力会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很小,而直到80岁以后才会逐渐显著。3.智力的发展变化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有些人从30岁开始就出现智力下降,而另一些人直到70岁才会出现这种下降。4.老年人智力出现下降的程度跟其接触的环境因素和文化因素存在相关。这一研究结果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对老年人智力持续衰退的成见,提出了老年人智力“可塑性”的概念,表明成年晚期可能发生的智力改变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在一定的时机受到适当的***、练习和激励时,老年人就能够保持他们的智力。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一、成年晚期感情发展的一般特点二、成年晚期的感情表现一、成年晚期感情发展的一般特点二、成年晚期的感情表现(一)老年人积极的情绪 情感 表现(二)老年人消极的情绪 情感 表现第三节 成年晚期的感情发展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一、成年晚期感情发展的一般特点1.老年人感情日益内敛,更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2.老年人的情绪体验比较强烈而持久3.老年人的消极积极 情感 和消极 情感 并存瑞典斯德哥尔摩的 “国王”研究(Kungsholmen Project)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二、成年晚期的感情表现(一)老年人积极的情绪 情感 表现1.满足感和幸福感2.轻松感和解放感3.成功感和自豪感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二、成年晚期的感情表现(二)老年人消极的情绪 情感 表现1.紧张害怕感2.孤独寂寞感3.无用失落感4.多疑不满感5.焦虑和抑郁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总之,成年晚期的感情发展有其独有的规律和特点,老年人的认知评价、积极情绪 情感 和消极情绪 情感 是研究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三个基本维度。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的积极的情绪 情感 和消极的情绪 情感 是相对独立的,积极情绪 情感 上的得分并不能预测消极情绪 情感 上的得分。这意味着负情并不是伴随老化必然出现的情绪 情感 体验,同时即使是个体体验到负情,也并不会损害正情的发展。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成年晚期的 社会 性发展,指的是个体进入老年后,在与他人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观念、 情感 、态度和行为等随着年龄而发生的变化。成年晚期个体的人格发展一般保持稳定,但同时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总体上讲持续稳定的趋势大于变化。第四节 成年晚期的 社会 性与人格发展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一、成年晚期的心理 社会 性理论(一)埃里克森的心理 社会 性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个体的心理 社会 性发展贯穿于整个生命全程的各个阶段,在成年晚期,个体面临的心理 社会 性危机是自我完善对失望。自我完善失 望老年人回忆自己的一生,感到很值得,很有价值。他们就会以一种乐观、热情和豁达的人生态度来面对晚年, 从而汇集成自我完善感。如果老年人前面的发展任务解决得不太好、人生中的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体验到失望感。他们就会以一种失望、失落、迷失人生态度看待自己的生命,最终带着遗憾和恐惧走向死亡。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一、成年晚期的心理 社会 性理论(二)佩克的老年心理 社会 性任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佩克(Robert C.Peck,1968)拓展了埃里克森的老年心理 社会 性危机的理论,提出了老年心理 社会 性任务理论,该理论强调老年人对重大生活的适应能力,主张从帮助老年人认识和应对老龄化带来的任务或挑战的角度来促进老年心理 社会 性发展。? 他指出,个体进入成年晚期后,将面临以下三个挑战或任务: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一、成年晚期的心理 社会 性理论(三)维兰特的情绪 健康 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学家乔治·维兰特博士(George E. Vaillant),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情绪 健康 理论。? 自上世纪40年代早期开始,他每隔五年就对一些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学生进行追踪研究,在他们65岁时,维兰特和他的同事再次对其中的173名被试进行研究。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一、成年晚期的心理 社会 性理论?研究结果显示,在大学阶段被描述为“稳定、可靠、安全、精心、真诚、值得信赖”的被试以及在学业上的良好实践组织者,往往在老年时情绪调试得最好。?务实和可靠等人格特质似乎比果断、容易交友等大学期间很重要的品质对个体的成功老化更有意义。?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发现,许多在生命初期的因素在成人发展方面的影响并不如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强调的那样大,即使是相对阴暗的童年(诸如贫穷、孤儿、父母离异等),对这些65岁的哈佛人成功老化的影响也很小。(三)维兰特的情绪 健康 理论成熟适应机制成熟适应机制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成年晚期个体面临三大挑战和四项发展任务:(1)适应生理上的变化;(2)重新认识过去、现在和未来;(3)形成新的生活结构。三大挑战三大挑战四大任务四大任务(1)接受自己(退休后)的生活;(2)促进智力发展;(3)将精力投入到新角色和活动中;(4)形成科学的死亡观。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二、成年晚期的 社会 性适应(一)退休虽然对待退休的态度因人而异,适应的快慢也不尽相同,但根据Atchley(2001)等人的研究,认为退休一般会经历期望、过渡和最终适应等三个阶段,整个阶段包括几个时期:稳固期平淡期重新定位期清醒期 蜜月期稳固期平淡期重新定位期清醒期 蜜月期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二、成年晚期的 社会 性适应?退休意味着个体从一个重要的人生结构中离开,这是一个可以提供 社会 地位、经济来源、人生目的和众多关注的结构。?无论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退休后的老年人必须面对这一系列的适应问题,他们必须重新进行自我角色定位,重新构建自己的生活,以便达到一种新的平衡,从而以一种更加自由、更加自信和接受的方式去体验退休后的全新生活。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二、成年晚期的 社会 性适应(二)空巢? 随着老龄化 社会 的到来及年轻劳动人口的流动,“空巢老人”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引人关注的 社会 问题。? 根据全国老龄办2012年的最新统计数据,目前我国城市老人空巢率占了一半,占比49.7%。? 而在农村,原来并不存在空巢老人问题,但随着农民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的急剧增加,我国农村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也达到了38.3%,上升得比城市还快。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老年人如何自我适应,以应对“空巢综合症”?1.未雨绸缪,正视“空巢”这一客观现象。2.广交朋友,积极培养兴趣,丰富生活,冲淡空巢心理。3.积极投身到 社会 ,重新确立追求目标,发挥余热,老有所为。4.自我调适,乐观生活,重新构建有规律的生活。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二、成年晚期的 社会 性适应(三)丧偶? 成年晚期个体遇到的最悲痛的生活莫过于丧偶了,俗话说:“少来夫妻老来伴”, 老年夫妻一起生活多年,经过生儿育女,风雨同舟,使他们习惯了相伴相守。配偶的突然离去会让他们的心理和情绪受到致命打击。? 他们会感觉天陡然塌了一半, 情感 失去了皈依,生活失去了重心,人生失去了意义,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 有的老年人从此一蹶不振,少言寡语、茶饭不思,精神恍惚,说话语无伦次,甚至生活习惯和性格都发生了变化,造成适应性障碍,形成所谓的“丧偶综合征”。? 轻的可表现心境抑郁,表情悲伤,持续时间短暂;重的可表现为悲恸欲绝,呼天抢地,痛不欲生或呆若木鸡,神思恍惚。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二、成年晚期的 社会 性适应(三)丧偶为了了解 社会 心理因素与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相应的相关程度,美国学者霍尔姆斯(T. Holmes)和拉赫(R. Rahe)调查了5000个被试的病史,然后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列出了43种生活紧张,并对每种可能对人 健康 产生破坏作用的程度,按0~100计分,每分称为一个“生活变动单位”,编制了“ 社会 紧张的再适应计量表”。 记分 记分配偶死亡 记分 记分配偶死亡 100亲密朋友死亡亲密朋友死亡37离婚 73 夫妻不和 35夫妻分居 65借贷超过1万元31坐牢 63与领导有矛盾与领导有矛盾23婚姻问题 50工作条件有改变工作条件有改变20被解雇 47 社会 活动改变 社会 活动改变18退休 45家庭成员的变化家庭成员的变化15事业遭受困难事业遭受困难39 打架 12表 表11-1 社会 紧张的再适应计量表(部分)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二、成年晚期的 社会 性适应(三)丧偶?由表中数值我们可以看到,最亲近的家庭成员的死亡特别是丧偶位居榜首,是最有可能引发疾病的 社会 紧张,因此需要最大的适应,记为100分。?由此可见,丧偶是一个生过程中的一个需要引起特别关注和积极应对的重要生活,能否适应这一重大人生变化的挑战,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身心 健康 和生活质量。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老年人如何适应丧偶的挑战?一是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二是释放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三是理性认知,节哀顺变。四是主动寻求 社会 情感 支持。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二、成年晚期的 社会 性适应(四)死亡1.什么是死亡?我们根据什么来判定一个个体生命的结束?心脏停止跳动和呼吸停止脑电波活动消失死亡能否判断?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二、成年晚期的 社会 性适应(四)死亡2.死亡焦虑?尽管个体对待死亡的恐惧程度不尽相同,但对死亡过程的恐惧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当人们进入成年晚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已经知道自己的生命正在走向结束,但老年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却因人而异。? 研究表明,老年人相对于其他年龄的群体而言,对死亡的恐惧程度最低、而表示不畏惧死亡甚至渴望死亡的比例却是最高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年人欢迎死亡,而只能说明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更加理性、更为实际。?最近的对比实验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论:相比而言,年轻人(20~29岁)比老年人(70~岁)对死亡怀有更大的恐惧感(Cicirelli,2001)。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二、成年晚期的 社会 性适应(四)死亡3.临终的阶段 拒绝愤怒讨价还价讨价还价抑郁平静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二、成年晚期的 社会 性适应(五)临终关怀所谓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是指对因身患绝症、身体衰弱或其他原因而导致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个体,提供适当的医疗、护理和服务,以减轻其生理痛苦和心理恐惧,使他们在余下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高的生活质量。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二、成年晚期的 社会 性适应(五)临终关怀1.临终关怀的目的临终关怀跟放弃治疗和“安乐死”都不同,其目的既不是治疗疾病或延长生命,也不是加速死亡,而是改善临终者余寿的质量 。2.临终关怀的对象? 生存时间少于六个月的临终者? 临终者家属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二、成年晚期的 社会 性适应(五)临终关怀3.临终关怀的内容临终关怀的内容主要包括人身关怀、心理关怀和灵性关怀三个方面。(1)人身关怀(2)心理关怀(3)灵性关怀4.临终关怀的发展历程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二、成年晚期的 社会 性适应随着临终关怀运动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广泛、深入地开展,临终关怀运动已成为一个新的科学研究领域,并逐渐形成一门以临终者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为临终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照护实践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兴交叉学科——临终关怀学临终关怀学。(五)临终关怀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三、成人晚期人格的发展变化(一)成人晚期人格发展变化的一般特点?老年人的人格特征既有稳定的一面,又有变化的一面,但稳定多于变化。?老年格的变化大体趋势有:?自我中心化加剧;?容易导致不安全感、孤独感和失落感;?适应性差、拘泥刻板、趋于保守以及好回忆往事等 。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三、成人晚期人格的发展变化(一)成人晚期人格发展变化的一般特点?老年人的人格特征既有稳定的一面,又有变化的一面,但稳定多于变化。?老年格的变化大体趋势有:?自我中心化加剧;?容易导致不安全感、孤独感和失落感;?适应性差、拘泥刻板、趋于保守以及好回忆往事等 。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三、成人晚期人格的发展变化(二)成人晚期的人格类型进取型老年人的人格类型防御型怨恨型厌世型安乐型防御型怨恨型厌世型安乐型成熟型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适应是一个终身的任务,成年晚期的个体同样需要良好的心理适应,以应对由年龄老化带来的各种挑战。面对诸多心理 社会 危机、挑战和发展任务,老年人只有积极地寻求心理适应,才能应对各种挑战,达到一种新的平衡,从而心境平和、 健康 长寿、颐养天年。第五节 成年晚期的心理适应与长寿心理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一、成年晚期的心理适应1. 成功老龄化(successful aging)Vaillant等研究者于2001年指出成功老龄化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发生疾病和疾病相关残疾的概率低;(2)高水平认知功能和躯体功能;(3)对生活的积极参与(如人际交往和生产活动)。

保护女性安全的法律

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弗洛伊德通过独创的“自由联想”法,从病人的笔误、口误和自己的深入观察中,对许多心理病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形成了精神分析学说。

精神分析到底说了什么?精神分析在揭示人的精神活动方面是比较深刻的,其内涵远不止性本能的问题。

精神分析的核心——潜意识(精神分析不关注在意识层人们经常表达的东西,而关注在意识层表达背后的含义)

一、潜意识理论(意识分域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类的精神活动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1、意识:是当前注意到的心理活动“现实原则”

2、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约占10 % 左右

用冰山来比喻的话,冰山露出水面的那一小部分就是意识,埋藏在水下的大部分就是潜意识。而前意识就是冰山在水面上下漂浮的那部分,有时可能显露,有时可能在水下。

因此,在自由联想前做放松的目的就在于——降低意识的控制作用。

前意识的作用:调节外界、现实和自身欲望的平衡。

3、潜意识:又译无意识,是不能被察觉的精神活动。

人的日常行为都是受潜意识的驱动。

潜意识里的心理活动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各种被压抑的愿望。

二、人格结构理论

精神分析的人格结构理论将人格分成三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享乐原则。本我为与生俱来的,亦为人格结构的基础,日后自我及超我即是以本我为基础而发展。本我只遵循一个原则——享乐原则 。意为追求个体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饱足与的满足,以及避免痛苦。弗洛伊德认为,享乐原则的影响最大化是在人的婴幼儿时期,也是本我思想表现最突出的时候。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现实原则。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这里,现实原则暂时中止了快乐原则。由此,个体学会区分心灵中的思想与围绕着个体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环境中进行调节。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

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至善原则

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超我(superego)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领导,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严厉正经的大家长。弗洛伊德认为,只有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才会健康发展;而三者吵架的时候,人有时会怀疑“这一个我是不是我”?或者内心有不同的声音在对话:“做得?做不得?”或者内心因为欲望和道德的冲突而痛苦不堪?或者为自己某个突出其来的丑恶念头而惶恐?这种状况如果持续得久了,或者冲突得比较严重,就会导致神经症的产生。

对于本我和自我的关系,弗洛伊德有这样一个比喻: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方向。自我要驾御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

对此弗洛伊德有一句名言:“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自我又像一个受气包,处在“三个暴君”的夹缝里: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努力调节三者之间相互冲突的要求,所以说自我是永远的矛盾产物。

三、性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弗洛伊德主张幼儿也有。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时的“性”是广泛意义上的性,是不具备生殖意义的性。)

1、口欲期:从出生——1岁左右

一元共生(有你才有我)

以婴儿断母乳为标志。

婴儿关于他自己最初的精神经验跟他最初的肉体经验是同一的,因此,只要母亲接触了一下婴儿的身体,她也就接触了他的心灵。 母婴相互依存,母亲的重要任务是识别婴儿的要求并给予满足,这样就形成了最初的信任感。 母亲的微笑和面容是一面镜子,婴儿从这面镜子里慢慢认识了他自己,产生了自信,从而也就对环境有了信任。

2、肛欲期:1岁——3岁

二元共生(你就是你,我就是我)

婴儿在此期间,尚不能通过象征信号,如语言进行交流,而是通过情感进行交流:3月会笑,8月认生,12月说不。自身——客体区分是成熟的标志。 只有经历了与母亲间固定的、安全的紧密相连的体验,个体化过程的这部分才能顺利发展。 这种不能立即满足的情景会给婴儿带来挫折感,适应这种不断的挫折感,婴儿体验到自己不是万能的。

有的孩子喜欢端着屎盆到饭桌旁拉屎,不知道的人以为这是孩子在恶作剧。

其实不是。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端着屎盆到饭桌旁的意义,相当于大人为庆祝某事而办的宴会。它们同样有庆祝的意义。

再说白一点,在这个时候的孩子眼里,你吃饭——是快乐的,他拉屎——在这个阶段是他最快乐的。既然都是快乐的事,为什么不能一块办?

一般而言,家长是不会同意孩子这么做的。因此这时的家长和孩子就产生了冲突、矛盾,即家长和孩子在——争夺个人行为的控制权。

在肛欲期有过挫折和创伤的孩子易产生强迫行为。

强迫症患者,追求完美的同时又犹豫不决。他总是冲突的,总在两极徘徊:有A就有非A;有B就有非B。

这就是肛欲固着的典型表现。

“我就要在这拉屎” ? “你就不能在这拉屎”

“我看你们高兴,我也高兴,我要在这拉屎”? “这是饭桌,你就不能在这拉屎”

这种冲突就很像强迫症患者的内心矛盾状态。

凡是强迫行为严重的人,我们都可以请他回忆或是请他父母帮助回忆,在他1-3岁期间有没有发生过创伤。

3、性蕾期:3岁——7岁

三元共生(怎么多了一个人?→爸爸?!)

这时期,可出现最早手*行为,把父亲当成我和妈妈外的第三人,形成三角关系。

男孩会因为与父亲竞争的欲望而产生害怕被***的焦虑。女孩会因比男孩少了什么而对母亲失望,进而产生羡慕和感到已被***。为了克服焦虑,都向同性认同,并内化父母的一系列禁律。形成了超我。

“爸爸是用来干什么的?”

由于天然的母子共生,所以孩子的天性都是偏向母亲的。

女孩的发展过程其实和男孩差不多,不过多了一个阶段(由最初的对母亲有好感→发现爸爸,对父亲有好感)。

这里以男孩为例,当父亲出现下列情况时,男孩会深陷恋母情结中:

1、父亲的形象是软弱的、怯懦的、粗暴的、野蛮的、丑陋的;

2、父亲的形象是远离的;

3、父亲的形象是完全消失的。

完满的家庭就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在三元时期刚开始的时候,这个等边三角形就缺了一角,孩子即便想把他的情感分出一部分投到父亲身上去,也分不出去。只有紧紧的跟着母亲,与母亲连结在了一起,形成了过强的母子连结——也就是恋母情结。

正常的家庭

1、完美的等边三角形

2、父母的关系相当重要(因此从孩子心理健康的角度讲,我们提倡男女结合的基础是爱)

3、孩子的付出要受到父母的回报

不正常的家庭

1、父亲被推远了:由等边三角→等腰(直角,不规则)三角

2、由于孩子和父亲远了,只好把原本分给父亲的情感分出一部分给母亲,形成过强的母子连结。

改变的方式有两种

1、将孩子推给父亲(去除过强的母子连结)

2、将孩子推向远方(在更远的地方形成更大的等边三角形)

4、潜伏期:6岁——12岁

这时的孩子会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此时的他们会对性暂时失去了兴趣。这时,他们多数喜欢男孩和男孩玩,女孩和女孩玩

5、生殖期:12岁以后青春期后,重新对异性产生了兴趣

生殖期后,性***就固定于性器官。

因此,我们可以用性心理发展阶段论来解释一部分社会现象

现象一:作风不正

当一个深陷恋母情结的孩子长大以后……

1、母亲会把儿媳当做儿子的一部分来无视

2、母亲和儿媳之间会有争斗(儿媳必像母亲,想死死控制儿子),这时的争斗就是以两个磨盘绞儿子的方式进行的,儿子很难做,儿媳也很难做。

3、往往这个男人未摆脱孩子气,从心理上来说还是个孩子。因此,当老母亲去世后,儿媳就上升为小母亲,而“儿子”也进入青春期,开始希望真正的接触异性——于是,就有了二奶和小蜜。但不会和儿媳离婚,“不能有了媳妇就忘了娘”。 ?所以说,男人并不一定有钱就变坏,他还得有情结。

现象二:结了离,离了结,再离,再结……

若追述其早年,应该会发现其早年客体关系混乱。

即在口欲期和肛欲期,有走马灯似的更换看护人的经历。

这样的孩子会在成年后,和一个人关系好的时,心理就做好准备:“我们的关系再过不了多久就不行了。”

一般这样的孩子会这样觉得“和你打一阵交道后,我就发现你特好,因为你的确就像母亲那么照顾我,我也像爱母亲那样爱你”。可一旦建立起关系后,这孩子心理就会备着“说不定哪天你就要把我送走了”的想法。

因此可能真是人家把他弄走的,也可能是他自己找茬,把人家弄走的。 ?好的夫妻也会吵架,但不会提离婚。为什么?因为其早年有稳定的客体关系的经历——“咱俩吵归吵,闹归闹,咱还是两口子!”

可是,对于早年客体关系混乱的人来说,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那就是信号“你看,我们的关系就要不行了”。因为他们的潜意识里有这样的经历——到一定时间被抛弃,到一定时间被抛弃。

所以甚至有人主动打破这样的关系——咱离婚吧!——别等你和我离了,我主动把你抛弃了。 ?所以说,并非人家不想好好过日子,只是潜意识里没有这样的蓝图而已。

四、心理防御机制学说

(由弗洛伊德提出,安娜·弗洛伊德整理成体系)

1、自恋性的心理防御机制(婴儿防御机制)

自恋性的——婴儿的自我认同,自我欣赏。他往往觉得自己很伟大,不会把别人的帮助当成是帮助,而认为那是自己的本事。

性否认 ?妄想性投影……

2、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防御性投影

被动攻击(“你让我做事,我不好好做,就要做坏”也是被动攻击的一种)

疑病……

3、神经症的心理防御机制

压抑 ?反向形成(“此地无银三百两”最典型) ?合理化……

4、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升华 ?幽默 ?利他(同理心)……

我们认为根据人的生理发展大概可分为儿童、少年、青年、中年及老年五个阶段,性心理也如此。由于不同时代的受不一样,有所了解除了自知之明外对伴侣、孩子的不同阶段因材施法也会有所参考。以上说了儿童期,接下来简单地叙述下:

少年的性雏形期

1、性潜伏期:大约7-12岁左右,称之为“疏远异性的性厌恶期”,这是社会文化再造的结果。在校学习形成一个同性集团,同桌的少男少女划界以示厌恶,这种无形分隔中使性别角色的差异进一步明朗化,实际上男女之间形成暂时的疏远和陌生感,聚集着日后相吸的巨大内驱力。

2、牛犊恋期:10-15岁左右。主要表现为少男少女对年长异性的自然而纯真的倾慕,及女性出现初潮,男性出现遗精。少年情书、纸条大多产生这个时期。家长、老师,家庭、学校、社会应该多点理解正能量去辅导,千万不要觉得犹如洪水猛兽对待,否则会产生更加逆反的性心理。

青年的性适应期

1、青春前期:相当于中学至婚前。大多把性兴趣转向同龄的异性,渴望了解异性,接触异性。相当多的人发生初恋,不管成功或失败,都会在性心理发展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2、青年时期:主要指结婚前至新婚的性适应阶段,在性关系上开始具有、情感和法律上的强烈的排他性。

中年的性成熟期

1、浓烈期:从新婚至生育前,夫妻间感情浓烈,爱情专一,旺盛,性行为频繁。

2、移情和潜伏的情感危机期:出墙、出轨高发时段,其中青年时期的学习或环境的熏陶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3、深沉期:绝大多人的婚姻总是不断克服种种困难和情感危机而走向的深沉和家庭的稳定。

老年的性不衰老期

老年人生精能力下降,妇女绝经,只表明生殖功能的丧失,但并不意味着和需求的消失。关注老年人的是社会特别是儿女一辈年轻人不能忽视的责任,尤其是丧偶的老年人,社会应该有意识组织异流、交往的活动,对老年人的幸福至关重要。

是指对0?12岁的儿童进行的教育。性教育的初始阶段。儿童性唤起能力在出生时即存在,性教育应从0岁开始。

人类的性活动并不是在生理发育成熟后才开始的。生理学证据表明,由于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影响,男婴会产生勃起,女婴会出现***润滑现象。如果***3~4个月的男女婴儿的区即会引起微笑等愉快的表现。从3岁或4岁开始,儿童对怀孕、生育、分娩、***等表现出兴趣,有时会询问“宝宝是哪里来的”等问题。有时他们通过自我观察、自我触摸***产生***,获得不同程度的体验,这就是儿童手*()。有一些儿童将这种自我行为扩展为观看和触摸其他儿童的,要求观看和触摸成人(如父母)的等,这种现象纯粹是出于好奇,而并非成年人意义上的性活动,应该视为正常现象。总之,儿童的性活动常常表现为玩弄、触摸或暴露性器官,脱衣显露,亲吻、贴脸,性疑问,追究男女性器差异、排尿方式差异等。如果不能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或讥笑和压抑孩子对事物的探索,将影响孩子对性的态度,并会在其后长久地存在很多年。

主要任务 一方面指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性态度,防止产生性压抑和性的神秘感;另一方面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性别自认和性别角色意识。具体的教育内容可根据儿童各方面成长的状况分3个阶段进行,3个阶段在时间上相互重叠,不能截然分开。

“抚爱式”教育(0?3岁) 这是儿童性教育的第一个阶段。这个时期,儿童主要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理应承担对孩子的职能。这个阶段的性教育主要通过接触、、防止行为几个方面进行母子间的交流,在这种交流中传达的信息对于婴儿的身心发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这个阶段给予的是一种“抚爱式”教育,包括母爱与父爱。新生儿主要通过皮肤接触感觉信息,以后随着视觉、听觉的发展逐渐认识世界。因此,婴幼儿满足的方式与成年人不同。现代育婴提倡母乳哺养,婴儿吮吸母亲的***,得到丰富的乳汁,满足饮食本能的需要,母亲成了婴儿的营养来源。同时吮吸可能使婴儿产生***,母亲的***也是婴儿***的源泉,母亲成了婴儿第一个“爱的对象”,从母亲的爱护中,婴儿产生了信赖与感情心理。

母亲应多拥抱孩子,婴儿在母亲的怀抱中可以得到温暖,获取抚爱的体验。因为胎儿在***内受到母亲心跳节律的安抚及体温的维护,一朝分娩离开母体给新生儿带来不适,母亲的拥抱就可感到体温与心跳的熟悉环境。这是新生儿入世后第一次体验到的愉悦,也是个体的起始。许多母亲不仅经常怀抱婴儿,而且在劳动时用背带将婴儿伏在背上,睡觉时母婴同床而卧,母亲轻轻拍打孩子的身体,使其安稳入睡,这些都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有助于乐观情绪的发展。但是母子的这种接触并不是成人意义上的性活动。

现代育婴还提倡母婴同浴,婴儿与母亲湿润皮肤的接触,母亲用温水轻拍在孩子的上可起抚慰作用。只要室温允许,孩子的衣服尽可能少穿,尽可能增加活动的时间。

被剥夺母爱或缺少父母爱抚的儿童死亡率常较高,即使长大成人,由于这一原因,也常常导致人际交往的障碍。

“问答式”教育(4?10岁) 这是儿童性教育的第二个阶段。这个时期,孩子已进入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由于智力快速发展,语言能力迅速增长,所以发问特别多,有关性的内容提问也不少。此阶段的性教育主要是回答孩子的性提问,父母与教师应坦然对待,与平时回答其他知识性问题的态度一致。为了及时做出恰当的回答,父母与教师都应该学习一点有关儿童性教育的知识。父母在儿童性教育中的作用是他人无法替代的,父母扮演的角色是耐心倾听,有问必答,平等交谈。幼儿园与小学教师可归纳儿童提出的问题,分门别类地主动用、幻灯、录像等方法进行教育。努力为儿童的发育成长打下尽可能扎实的基础,以便孩子日后能够正确理解和应对有关性方面的问题。

“顺序式”教育(11?12岁) 这是儿童性教育的第三个阶段。这个时期,孩子已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并进入青春期前的性发育增速期,对性的兴趣增加,渴望得到性知识。这一阶段除了父母给以释疑、关怀、指导以外,更重要的是学校应有性教育大纲,根据儿童性生理,、性心理变化的自然规律,制定符合他们年龄特点、性别特征和知识水平的性教育,依据儿童身心发展序列,有目的、有顺序地确定恰当的教育时机,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组织适当、多样的教育形式,使儿童得到身体生长发育、男女性别差异、月经、遗精、情感发展、家庭组成等知识,从而能科学地认识自身变化,对性持有正确的态度。

原则 实践证明,儿童性教育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①容许孩子的性好奇。1岁或2岁的孩子喜欢玩弄自己的性器官,尤其是男孩,一伸手就可以摸到自己的,抚摸时又会产生一种无法形容的舒服感,因而常常会有趣地去玩弄,就如同玩弄自己的手、脚、耳朵那样。孩子在探索新事物时首先体验自己的身体。这是十分自然而正常的表现。孩子长到三四岁以后,还会对异性性器官产生兴趣和好奇。应该懂得,孩子对性器官的好奇,与对身体各部位器官的好奇是一样的,父母不必大惊小怪,更不要带有偏见地训斥孩子。否则,幼小的心灵中会留下这样的印象:“性器官是不好的、污秽的、罪恶的……”从而不利于孩子性意识的发展,甚至会造成性的压抑。应该允许孩子的性好奇。

②顺其自然地进行教育。对幼小的孩子来说,无论是摸耳朵、吮脚趾、玩性器官,都是出于好奇的动机,此时,应因势利导地帮助孩子认识身体各部位的名称:耳朵、鼻子、肚脐、……使孩子懂得身体各个器官都是自身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孩子触摸玩弄性器官,可以用玩玩具、看图书、讲故事等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告诉他,手脏有细菌,不能吮手指,不能用手揉眼睛,也不能用手摸弄性器官。对八九岁的孩子,不仅要告诉他,玩弄性器官有时会抓破皮肤引起炎症,还要告诉他要爱护自身的性器官,很娇嫩、很敏感,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教会孩子在每次洗澡时,把包皮翻开。让与体连接的冠状沟完出,用温水轻轻地洗净。3~4岁的儿童开始注意男女的区别,有的女孩子模仿男孩的小便姿势把裤子弄湿,有的女孩指着男孩的问妈妈“为什么我没有这个”,也有的孩子想通过游戏来了解男女的差别等等。此时,也是因势利导进行性教育的好机会。可告诉孩子:男女的区别是生来就有的,男女孩子要互相友爱、尊重,偷看别人性器官是难为情的事等。对个别孩子的异常举动,应进行个别交谈、指导,切忌当众盘问和训斥。

③坦诚地回答孩子关于性的提问。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有关性的问题就会多起来。对于儿童的提问,正确的态度是自然、坦诚和有信心地给以正确的回答。不要回避、撒谎或责骂。儿童性教育不必讲究系统性。我们的性教育一般需要从儿童开始。现在他提的问题正好可以给他讲解男女身体的差异。比如说那个问题就可以直接告诉他男女的不同。如果孩子能够接受可以告诉他科学的名字,不能接受就告诉他那是孩子诞生的地方(***),这样就直接回答我从哪里来。当然孩子还小可以不要直接给他说那么敏感的性。

孩子的发育阶段不同,提出的问题也就不同,要根据孩子的需要和知识水平,给予他们能够接受的性知识。一般4岁左右的幼儿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对此,古今中外的许多母亲,大多会取“骗”、“回避”、“骂”等方式不予正面回答。这些做法造成的后果。一是儿童可能因此减少对父母的信任和尊重;二是可能在孩子心灵上留下自己来历不明的阴影;三是可能使孩子对性产生神秘感,长大后会对接受有关性知识的指导带来障碍,包括容易从不正常的渠道接受荒诞、*秽的说法,以至给一生带来危害。正确的做法是说实话,至于说到什么程度,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理解力而定。

下面是一种具体的回答,可供参考:“你不是看见过老母鸡生蛋,鸡蛋可孵出小鸡来吗?妈妈肚里也有一种很小很小的像蛋那样的东西,蛋又叫卵子。爸爸身体里也会产生一种很小很小的东西,叫做***。爸爸的***和妈妈的卵子结合,就变成一个受精卵,受精卵也很小很小,但他在妈妈的***里慢慢长大,大约经过10个月就会变成一个小孩,这时他就要离开妈妈的身体,出世了,所以孩子都是妈妈生下来的。”孩子会继续提问:“小孩是怎么从妈妈肚子里出世的呢?”如果反问孩子,大多数孩子会说是从肚脐里出来的。因此母亲要进行正确的解释:“妈妈下身部位有一条专用通道,叫做***,小孩是从这条通道出来的。在生孩子的时候,***像气球一样鼓得很大,小孩就能出来了。”孩子如果继续提问,这时仍应正确回答。要是感到孩子太小,对一些科学知识尚不能理解,可以告诉孩子:“这里面还有许多复杂的知识,等你长大学到更多的知识后,就会更加明白了。”类似这样的回答,既能够满足孩子的要求,又能鼓励孩子的求知欲,是比较合理的。

④准确用词。1?2岁的孩子经常在父母身边,自然会看见父母的,应该提倡在这个年龄段看看男女的,同时告诉孩子人体各个部位的正确名称和机能。幼儿有时会用自己特有的绰号称呼身体的各个部位,如称“”、***称“奶奶”,对此,没有必要强行制止,但父母最好使用标准用语。要让儿童从幼儿时代就听到***、、小便、大便、***、***、***、睾丸等词语。这样,孩子在成长中词汇量不断增加,和父母、医生、朋友谈话时,不会产生不便或障碍。

?

怎样算家庭暴力?

保护女性安全的法律

保护女性安全的法律,妇女和小孩可以说是这个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了,人们经常可以在一些社会新闻上看到关于女性受害的消息,所以女生们都要好好的保护自己,下面是保护女性安全的法律。

保护女性安全的法律1

保护妇女权利,有哪些法律规定

保障女性权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三八妇女节的到来,妇女权利再度成为热点话题。本期普法专栏告诉您我国法律及政策法规对妇女权利有哪些方面的规定。当您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我国宪法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在我国的根本***中规定了对女性权益的保障。

目前,

我国已经制定了

《妇女权益保障法》

《婚姻法》

《母婴保健法》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规,

专门保障妇女权益。

妇女在法律中的权益保障:

一、人身权利的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第三十六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人身权利。

第三十七条 妇女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非法手段剥夺或者限制妇女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妇女的身体。

第三十八条妇女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禁止溺、弃、残害女婴;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的妇女;禁止用迷信、暴力等手段残害妇女;禁止虐待、遗弃病、残妇女和老年妇女。

第三十九条禁止拐卖、妇女;禁止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禁止阻碍解救被拐卖、的妇女。

各级人民和公安、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按照其职责及时取措施解救被拐卖、的妇女,做好善后工作,妇女联合会协助和配合做好有关工作。任何人不得歧视被拐卖、的妇女。

第四十条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 扰。受害妇女有权向单位和有关机关投诉。

二、劳动权利的保障

公平就业,同工同酬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 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就业促进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特殊时期”照顾多

目前,我国多省份实施了“痛经”,允许女职工在特殊时期休息1天或2天,但各地规定并不一致,有的规定只需提供医疗机构证明即可,有的则限定了工种,只允许“第体力劳动强度”“从事长久站立、行走劳动”等工种的女职工休“痛经”。

单位不得限制女职工结婚生子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各单位在录用女职工时,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中不得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

三、继承权的保障

我国继承法第九条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

我国继承法第十二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有了法律的保障,在同一顺位中,男女享有同等的继承权。女儿和儿子、妻子和丈夫、母亲和父亲,他们不因性别不同而权利不同。

四、婚姻家庭权益的保障

《婚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第三十四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反家庭暴力法》

当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的,可以寻求帮助和庇护,也可向人民***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家暴***有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五、其他方面的规定

《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

《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积极培养和选拔女干部。

《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学校应当根据女性青少年的特点,在教育、管理、设施等方面取措施,保障女性青少年身心健康。

六、其他保护妇女权益的举措

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和偏远贫困地区,继续深入持久地宣传和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婚姻登记管理工作,取有效措施制止早婚,买卖婚姻,近亲结婚等违法婚姻。

保护妇女的人身权利和一切合法财产权利及时查处侵害妇女权益的民事案件。

严厉打击拐骗,买卖,遗弃、虐待、迫害、侮辱妇女等犯罪活动,维护妇女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坚决取缔卖 *嫖 娼 活动,扫除社会丑恶现象。

严肃查溺弃、买卖、残害女婴的犯罪活动,严禁利用现代医学技术进行非医学性的胎儿性别鉴定,打击破坏生育的违法犯罪行为。

利用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深入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尤其要引导、帮助广大妇女树立牢固的法律意识。自觉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保护妇女合法的控告、申诉权,

健全妇女***接待与处理制度,

防止出现互相推委,

久拖不决的现象,

开展法律咨询及代理业务,

为妇女群众排忧解难,

为受害妇女伸张正义。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法律制定了许多行政法规和相应的政策措施,来保护妇女的权益。如果女性朋友们的权益受到侵害,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保护女性安全的法律2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妇女权益保障法》是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从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益、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财产权益、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益等多方面,制定了非常细致完善的规定。

年12月20日,《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审议,这是该法施行近30年来又一次进行重大调整,从消除招生就业领域性别歧视,到保障农村妇女土地及相关权益,对诸多社会热点作出了回应。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非常值得女性朋友们期待。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民法典》第1079条与第1091条明确规定了遭遇家暴的女性可以选择离婚,并要求对方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家暴是对女性身心的践踏,心怀期待,沉默忍受,但往往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因此,女性朋友们如果在婚姻中遭遇家暴,应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民法典》第1082条还通过限制男方离婚诉权,对女方在婚姻定时期作出了特殊保护。该法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三、《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怀孕是大多数女性必经的一个过程,《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7条体现了国家对职场女性怀孕期间的关心与照顾。该法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其中产前可以休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章规定对女职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制度,主要内容是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等等,充分考虑了女职工的身体限制,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女职工在职场中的竞争力和安全。

除了以上列举的几个法律外,还有很多法律都体现了对女性的特殊保护,这些法律都是为了实现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男女公平而设,广大女性朋友们有必要去了解一下。

保护女性安全的法律3

专门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规定》、《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生育法》。

含有保护妇女权益条款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组织法》、《选举法》、《企业法》、《义务教育法》、《监狱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1、《妇女权益保障法》对于妇女的人身权利作了如下规定:

第三十三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人身权利。

第三十四条、妇女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非法手段剥夺或者限制妇女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妇女的身体。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三十四条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第四十六条 离婚时,女方因实施绝育手术或者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处理子女抚养问题,应在有利子女权益的条件下,照顾女方的合理要求。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生育法》

第二十六条 妇女怀孕、生育和哺乳期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特殊劳动保护并可以获得帮助和补偿。

第五十八条 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第五十九条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5、 《反家庭暴力法》

第三十三条 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起苦过来的男人,为何难以同甘?

怎样才算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但妇女受丈夫的暴力侵害是最普遍的,她们受到的身心伤害也最大,家庭暴力尤其指丈夫对妻子施暴。家庭暴力会造成死亡、重伤、轻伤、身体疼痛或精神痛苦。 ……

家庭暴力与精神卫生

家庭暴力是一种社会和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现象,而暴力本身更趋向生物性,因为它毕竟是一种野蛮的行为。自人类组成家庭以来,就伴随家庭暴力的发生。在家庭暴力中,受害者多半为妇女和儿童。尽管引起暴力的因素很多,但心理因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家庭暴力的实施者至少在当时就存在心理障碍。有许多精神障碍是诱发暴力的重要因素。

一、人格障碍占家庭暴力的1/4,其中以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冲动型人格障碍居多。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从儿童时期就有暴力行为记录,这类病人不仅是家庭暴力的实施者,而且是社会暴力的制造者。他们不仅经常殴打妻子或孩子,还威胁配偶不得离婚。冲动型人格障碍常为一些琐碎小事雷霆,进而出现暴力行为。而他们的配偶一旦提出离婚即痛哭流涕或者以死相要挟。

二、情感障碍中的躁狂症病人通常无暴力行为,只是在病情严重发作时有暴力倾向,但易较快消失。抑郁症患者的暴力行为后果教为严重,多可发生凶杀或***现象。

三、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可出现严重的暴力行为和自残行为。他们有时把自己的配偶当成魑魅魍魉进行殴打,常常把亲人打的鼻青眼肿、头破血流甚至残废。

四、更年期以女性居多,暴力行为也常见于女性。嫉妒妄想是更年期的主要症状。她们因无中生有地怀疑丈夫另有新欢而不断地辱骂和殴打自己的忠实伴侣。

五、经前期综合征是引起家庭暴力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经前期综合征的妇女几乎每月都会挑起家庭争端,所谓小吵天天有,大打月月有就是指这类家庭。

除了精神疾病外,人们在某一时期出现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也是家庭暴力的重要因素。例如:

一、外遇,妻子红杏出墙或丈夫包养都可造成家庭暴力。

二、更年期的暴力可谓男女势均力敌。有的男性在更年期控制情绪能力减弱,动辄暴跳如雷,摔盆翻桌,殴打妻小。女性多为以上所述的更年期综合征而出现的家庭暴力。

三、亲子之间的暴力多系父母虐待子女,有的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有的是子女品行障碍如习惯性偷窃、说谎等,也有的是子女生理缺陷如遗尿、肢体残疾等。非生身父母家庭虐待孩子的暴力多为后继的一方把孩子视作夫妻感情交流的障碍,给予体罚或殴打。

四、酗酒引起的家庭暴力已为公众所熟悉。而更为严重的后果是,酗酒者子女在成年后往往有人格缺陷或成为家庭暴力的继承人,他们因幼年遭父亲的毒打而埋下的仇恨心理,在父母年迈时实施报复,虐待和殴打老人。

五、心理危机,人们在遇到强烈的精神 *** 或创伤后,情绪极度不稳定,若此时再给予不良 *** ,可出现伴有意识障碍的 *** 状态,发生残忍的暴力行为。

避免家庭暴力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正面引导处理家庭矛盾对消除家庭暴力能起到积极作用。由于经常发生暴力行为的个体可能存在心理障碍,因此很有必要让他(她)们到精神科医生那里进行诊治,以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发生...>>

怎么算家庭暴力?只要动手就算吗?

夫妻日常生活中的偶尔争吵、打闹算不算家庭暴力?最高人民***的司法解释对此作出了明确界定。 一、家庭暴力的概念 《最高人民***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一条明确规定,婚姻法中所称的“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由此可知,家庭暴力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公婆媳、岳父母婿、兄弟姐妹、祖孙间及其他家庭成员间的身体暴力、精神暴力及性暴力行为,是家庭成员中一方企图用暴力控制另一方的滥施权利。其中,身体暴力是家庭成员一方对另一方身体的有形伤害行为;精神暴力是家庭成员一方对另一方精神的无形伤害行为;性暴力是配偶间和其他家庭成员间以暴力形式强行性行为或变态性行为。按家庭成员的关系划分,家庭暴力可以分为夫妻暴力、父母与子女间的暴力、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对残疾家庭成员的暴力等。 夫妻暴力是家庭暴力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指夫妻之间一切形式的身体暴力、精神暴力和性暴力行为。 二、暴力行为的具体表现 身体暴力的具体行为:夫妻一方殴打另一方致死、致残、重伤的;夫妻间经常性的拳打脚踢、咬、掐、拧、推、搡、扇耳光等人身伤害或羞侮行为;妇女在孕产期间遭配偶殴打的;在离婚诉讼期间殴打或唆使他人殴打配偶的;由第三者介入的对配偶的身体伤害行为。 精神暴力的具体行为:夫妻一方对另常方经常性的威胁、恫吓、辱骂造成对方精神疾患的;以伤害相威胁,以损害家俱、伤害动物、打骂孩子相恫吓造成对方精神恐惧、安全受到威胁的;为达到精神控制的目的对配偶经常性的当众或私下恶意贬低、羞辱、挖苦、奚落、嘲笑、谩骂致对方不堪忍受的;经常刁难、干涉、猜疑、阻止限制对方行动自由,影响对方正当工作生活的;公开带第三者回家同居羞辱配偶的。 性暴力的具体行为:经常以暴力强行与配偶发生性行为,造成伤害后果的;酗酒后以暴力强行与配偶发生性行为,致对方不堪忍受的;患有传播性性疾病以暴力强行与配偶发生性行为的,以暴力方式强行对配偶实施变态 *** 待的

怎样算是构成家庭暴力

你好!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家庭暴力是一种侵犯、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实施这种行为的人依法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根据新婚姻法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理由之一,而且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实施者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  行政法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尚未构成犯罪的可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刑事责任--严重的家庭暴力会构成刑法中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罪、侮辱罪等罪。其中,家庭暴力实施者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强迫超体力劳动、限制自由等方式,从肉体、精神上摧残、折磨,情节恶劣的,构成“虐待罪”,应处2年以下***,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引起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 家庭暴力实施者使用暴力公然贬低其他家庭成员人格,破坏其名誉,情节严重的,构成侮辱罪,应处3年以下***、管制或***。家庭暴力实施者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或致人死亡的,按照刑法最高可判处。

怎么样的才算家庭暴力....?一定打到伤到哪里吗?

冷暴力和热暴力,以及不行使丈夫权利(交配)。这个建议热暴力的话要医院出具诊断证明,邻居及子女口头证明

怎样才算是家庭暴力

近几年,我国因家庭暴力到各级妇联组织投诉每年一直保持在5万件左右。有关抽样调查也发现,我国普通人群中家庭暴力的发生率为34%。按我国至少13亿人口的基数计算,家庭暴力受害人数占总人口的1/3,至少应该有4亿多人,其中90%以上是女性,对家庭暴力的认知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家庭和社会和谐。

长期以来人们经常误解家庭暴力的范围和内容,对家庭暴力存在认知错误。大多数人仅仅认为对家庭成员取限制行动自由、威胁、推搡、拳打脚踢、使用工具进攻等措施属于家庭暴力,而经常忽视其他一些家庭暴力形式。实际上,根据国际卫生组织伤害与暴力协会的定义:长期不与对方说话、经常取笑或辱骂对方、经济控制等行为也属于家庭暴力,它们被归于冷暴力的一组,与殴打等热暴力一起构成家庭暴力的全部内容。根据我国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居民对家庭暴力,尤其是对冷暴力的认识程度不够,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只有动手打架和使用工具进攻才算是暴力。

不同性别人群对家庭暴力类型的认识情况有差异,女性对各种情况的家庭暴力认识程度均低于男性。不同年龄段人群对家庭暴力的认知情况也有差异,老年居民对家庭暴力,尤其是对冷暴力的认识程度比较低。不同婚姻状况人群对家庭暴力类型的认知情况也有差异。离婚者对家庭暴力的认知程度最高,丧偶人群中认知程度较低。不同受教育程度居民对家庭暴力的类型认知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尤其是对精神方面的伤害是否构成家庭暴力在认识有差异,随着受教育程度提高,居民对家庭暴力的认知程度也提高。不同收入人群对家庭暴力的认知情况有差异,较高收入人群对家庭冷暴力认知程度要普遍高于低收入人群。

家庭暴力的诱发因素十分复杂,但从社会、心理等各层面来看,对家庭暴力认知的缺乏,是家庭暴力恶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通过多种教育活动形式加强国民的认知教育,提高人们的认知水平,以预防和控制家庭暴力。目前许多居民都认为法律对家庭暴力的干预力度不够,这说明许多人对现行法律的家庭暴力的干预效果不是很满意。

怎样才算是家庭暴力?

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第三条规定:“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增加了“禁止家庭暴力”的原则规定。

婚姻法第三十二条明文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可“直接向人民***提出离婚诉讼”。“感情确已破裂,***应准予离婚。”

“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婚姻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自诉;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怎么样才算是家暴

打女人,打小孩儿

离婚怎样算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如何认定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内部,以暴力或强制力殴打、捆绑、侮辱等方法,对家庭成员进行迫害残害的行为,致使家庭成员在身体、精神、性等方面受到伤害或摧残。

家庭暴力是世界范围内的问题,是世界妇女最瞩目的问题。1995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妇女大会也专门谈到家庭暴力问题。在修改婚姻法中,对制裁家庭暴力各方面都没有异议,但对家庭暴力的含义,它与虐待家庭成员的区别,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说,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包括家庭暴力,家庭暴力与 *** ,与强制力不可分,而虐待不仅包括家庭暴力,也包括精神上的摧残和损害。

婚姻法在总则中规定,禁止家庭暴力,并在“法律责任”章中具体规定了如何处理家庭暴力。刑法和婚姻法虽然没有专门规定家庭暴力罪名,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依照刑法中的故意罪、故意伤害罪、侮辱罪等来处罚。家庭暴力由于发生在家庭成员内,具有“家务事”的性质,有些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原因、后果又很不相同,处理起来比较困难,有的还没有来得及处理,双方又和好了,也有不少是情节不严重的,或者是证据不足,难以依法定罪,还有的受害人甚至不知道寻求法律保护,特别是很多受害人本身并不要求有关组织或司法机关介入。实践中,对施行家庭暴力, 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行为,予以惩罚的比较多。对于相当多数量的家庭暴力行为,并没有诉诸法律解决。要真正解决家庭暴力问题,更主要的还是家庭成员之间,提高道德水平,互相增进感情,或者通过调解、劝阻等手段。法律只对达到一定严重程度、造成恶劣后果的家庭暴力行为进行处罚。

新婚姻法 第四章 离 婚

第三十一条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

第三十二条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提出离婚诉讼。

人民***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第三十三条 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

第三十四条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第三十五条 离婚后,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的,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复婚登记。

第三十六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第三十七条 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判决。

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第三十八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

打几次算家暴 30分

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

只要对家庭成员实施了上述任意一种行为的,都可以认定为家暴。

什么样算家暴

家暴一般是指身体上的暴力,如果造成家族成员身体上的损失,使受害者感到痛苦,即是家暴

家暴也包括精神,如果使受害者精神上感到痛苦,也是家暴的范畴

也有冷暴力,比如把一个人关到小黑屋里不让出来不照顾受害者,不关注受害者的生活任由受害者受到伤害,也是家暴

还有性暴力,例如SM什么的

年轻的时候结婚多单纯,女人可以为了爱情奔赴裸婚,义无反顾。男人呢,因为条件不好,可以信誓旦旦。

人到中年,女人才会发现爱情是多么的不可靠,现实又是多么的无可奈何。你会发现,你多么美好,有时候都摆脱不了生活的捉弄。

婚姻也需要势均力敌,没有那么多纯天然的爱,即使你为家付出再多,即使你曾经貌若天仙,婚后的经济收入,个人成长,对夫妻关系是有影响的,男女都一样。

读者倾诉,女主已经失去自我了,要知道,过度的付出,并不能经营好婚姻。

任何一种关系都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你付出一分,我也付出一分,只有天秤是平衡的,这段关系才能促进彼此成长,并长久的发展下去。

女人自身能量太弱,就会在男人眼里失去吸引力,唯有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变强大了,才能有光芒。

1

我和我老公相识于年少时,十几岁的少男少女,那时他沉默中有些自卑,我活跃中渴望更多关注,他表示对我有好感,我觉得十几岁的年纪怎么这么闷,不喜欢。

再次有交集已是大学,不在一个城市,我的一次小手术,没告诉家里,很长一段时间,一到晚自修时间,大家都去上课了,我在熄灯的宿舍里休息,黑灯瞎火的,只有他从另外一个城市里打来的长途电话陪伴,给我温暖。慢慢的,我们书信往来越来越频繁,相爱了。

恋爱第三年,我们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我们结婚了,几乎裸婚。可是有情饮水饱,租住在一个天井四合院里的其中一间,每天上班下班,买菜做饭,傻乎乎地穷乐。

后来,他应聘到了浙江,两个月后,把我和家一起接到了南方,我们就这样准备在这个美丽的城市里扎根了,其时,我们全部家当只有6千元。

他大学时摔跤腰椎间盘突出,没及时治疗埋下了隐患,在新工作的高强度出差下复发了,一下痛到不能下地,我拿着他的片子到处找医生看,得到的答复基本都是需要手术。

我在南方城市完完全全的街道上,拿着地图还是迷路,问年轻人说不清方向,年长的人一口方言听不懂,挫败的感觉,让我坐在天桥上痛哭,哭完继续跑医院。就这样,辗转到第二年初,才排到医生的手术,举债近十万。

术后五个月,遵医嘱不能下床,吃喝拉撒全在床上,我边工作边照顾他,心疼他背后长长的一条疤。等他能下地时,已经肌肉萎缩到站不稳,孩子学走路一样,一步一步,又一步,阳光下,我们抱头痛哭。

2

之后的生活,清贫又充满希望,我们俩在同一家公司,同吃同进,感情特别深,过生日他会买花送到公司,也是鲜有的浪漫,我知道,这段相濡以沫的日子已经成为彼此心中的宝藏,充满了爱和力量。

再后来,我们买房,怀孕、买车,生活逐渐向我们展开了温情的一面。

从谈恋爱起,我就知道老公喜欢打游戏,可放眼我们班的男生,有几个不泡网吧呢?待到毕业结婚后在一起,一到周末,他一定要去打CS包宿,网吧通宵更实惠。于是晚上我一个人在出租房,第二天白天,困极了的他一睡一整天,我一个人在巴掌大的房间里,守一天。

矛盾从那时就开始累积,口角时有发生。到南方后,条件略好些,他又开始了通宵达旦的游戏,作息不一致,一个个美好的周末就这么在他的昼夜颠倒中过去了。矛盾越积越深。

孩子出生后,老人不适应南方的阴雨气候,不能帮带孩子,没办法我休完产后辞职了。一个新手妈妈带孩子颇为辛苦,而他,还似一个孩子似的贪玩。孩子发烧,我定闹钟,二十分钟醒来擦身降温,喂水喂药,他在隔壁房间戴着耳机打游戏。

终于,矛盾一次次爆发,不喜欢被管束的他,和压抑太久的我,一次次争吵中话越说越狠,感情越来越受伤。

孩子三岁时,我已经疲了,这时,发现他和女人暧昧,继而发现他的笔记本电脑上有看肥皂剧的记录,无法形容当时的感觉,我拿起手边的东西砸向电视机,他死死按我在沙发上,阻止我的疯狂举动,我疯了一样拼命打他。

这个一起苦过来的男人,他无视我的辛苦也就算了,居然如此践踏我们的感情。我拎包出去住了一夜,第二天他来接我,道歉,表示和这女人不联系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只要他出差,我就提心吊胆,疑神疑鬼,信任的崩塌,不啻于一场灾后重建,而且还是我一个人在建。家庭事务仍旧没什么参与度,仍旧天天沉迷于游戏。

不同的是,我不愿意和他吵了,一方面是累了,或许潜意识里,宁可留他在家里打游戏,也好过他到外面吧。那时候我知道了两个词:成瘾型人格、丧偶式婚姻。

3

就这样,日子在忙忙碌碌中一天天过去,我全部的精力倾注在育儿中,情感的匮乏、极度的压抑,我在网络平台情感专栏写了一篇文章,吐槽之余,也写了婚姻前后自己的失败。

文章下面,赞同者众,芸芸女人中,一篇回复特别与众不同,是位男性,他客观点评和分析,用词遣句恰到好处,我回复了他,一来二去我们聊得比较多,我们成为好友。

一聊就是两个多月,他鼓励我从家庭事务中尽量脱身,爱自己,去工作;也劝我从老公的原生家庭去理解他,不要一味站在道德高点鄙视,他的成熟世故、文笔,甚至还有连标点打错都要纠正一下的习惯,都吸引着我,终于有一天,我们见面了,我们在一起了,两次。

很多事就是这样,明明可以是美好的,自己却非要探寻更多,这样的关系一旦发生,关系就不纯粹了,聊天中再没有之前那样投契的交流,他更热衷玩笑。情感的依托瞬间成空,一切都变了味道,毫无意义。

他再找我时,我编了个理由推脱,以颈椎病发作为由,告诉他我要理疗很长时间,不能见面了。

真是命里该有,我都打算抽身了,正巧我要换手机,老公帮我找软件,恰好看到我们的聊天记录。

我承认了,他问了很多很细节的问题,最后说我们不离婚,不会离,要好好过就别联系。

那以后,我彻彻底底变成一个宅女,圈子越来越小,自己日渐严重的惰性,还有想让他放心的想法,我基本上彻彻底底陷入到家庭妇女的状态中。这件事后,他游戏也很少碰了。我们的生活平平淡淡地过着,有感情也有摩擦,我挺知足。

4

他出国回来还给我带来很昂贵的护肤品,特别感动。

然而,不久后的一天,他一会儿说和同事聚餐,一会儿又变成和客户喝酒,前言不搭后语地想要外出,我让他顺路带我去银行办事,一脸不耐烦,女人的第六感告诉我,情况不妙。

他外出的借口越来越多,而且在本市晚上都不回来,以前偶尔喝酒,打车或者代驾,总会回来的。有三次住在本市不回来,在家里手机不离手,只要我经过,切换、黑屏或者干脆就翻转,我知道,一定有事。

一再追问下,才知道他有个小号,我从来不知道。那上面有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影评、游记,各类小感悟。我所知道的号,他是从来不发圈的,我还一度为他的特立独行,不合群担心。他给我看时,上面只有个位数的联系人,只是把这里当作日记本在用。还和我说夫妻间要有独立空间,我也可以有。

我深信我自己的感觉,偷偷看了他的,都是同一家餐厅,同一个酒店,同一个房间,我请朋友帮忙,看到了他和一个女人的。想要他能坦诚一点,告诉我实情,他很强势地说我疑神疑鬼,直至我把截图放到他面前。

他立刻认错,说他马上断,是一时糊涂,这女人的情况一点都不肯说,说怕我知道越多,我们以后的禁忌话题越多。

我很悲伤,我们很相爱,也互相伤害,我内疚了四年,这一刻我释然了,然而我们的感情也破碎不堪了,我提出离婚。他坚决不离,坚称对我有感情有亲情,他会断。

然而,没有一个星期,他们又在一起了。我焦虑失眠,化身福尔摩斯,他们见面特别频繁,完全不是各取所需的节奏,更像是恋爱中的男女,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样子。

对对方一无所知,知道他们还在来往还不能捅破,理智告诉我要冷静,给他时间,让他逐步回归家庭,然而,最近一次次带回满身香水味,钱包里衣柜中,甚至车里,无法回避的状况,装聋作哑都难,天天听他编各种理由外出。

那种深深的屈辱感,让我失去了判断力,我能挽回吗?值得挽回他吗?他这种三人行的现状,我要戳破吗?我完全是混乱的,没有了判断力和决断力。

就在今天,车里的香水味,给我们新年登高活动蒙上了阴影,我知道他们一起跨年,但香水味太重了,不说点什么,简直就是无底线。到家后我默默流泪,他一副色厉内荏的样子,说我疑神疑鬼,让他好累,我就看着他演戏,编故事,觉得这个人太陌生了。

现实点看,我离婚就能分房产,没收入。我知道要自我成长,但是42岁的女人离婚,谈何容易。车上女人香水味越来越浓,像是某种挑衅,我该怎么办?

5

从文中来看女主是个高学历的人,背叛婚姻后才明白,原来最大的代价,不是离婚。

既然婚姻已经千疮百孔了,何不给自己找个出路,别担心孩子没人带,可以送去寄宿学校,如果自己活得有底气够自信,孩子也会以你为荣的,太多的婚姻是可以共苦但很难同甘。

我们唯有静下来,开导自己,拥有自己,温暖自己,把爱情看得微不足道一点儿,拥有过了,不负,失去了,不惋惜。

多一点儿爱自己,因为生命里的无法预知,是流动的,能做到的只能是不在意,对生活本身多些蔑视。

男人这种生物并不一定会因为你付出很多,然后就改变了。证据确凿,无数次了没改,婚外女人断了这个,还有下一个。找工作提升自己,离婚吧。

男人每天在外面接触的事物、人物和女人在家里所接触的事物、人物截然不同,时间久了就感觉两人不能同频,天天上班的女人每天对自己要求会高些,在家就会很随性,距离就这样一点点产生了,目前改变自己应该是首要任务。

不要为情所困,化悲痛为力量,不要把对方看的那么重要你就赢了,出去工作分散注意力,很快你就会从痛苦中走出来。

把自己活好,不愁男人不回来,婚姻就像开公司,自己也要注意一下能力提升。

女主最应该做的是走出去,去工作,去赚钱,婚姻顺其自然,不去想它,把经济大权慢慢抓到手里,不主动说离婚,自己强大了,想离时再离。现在不用纠结感情,首要任务是经济独立。

女人一定要爱自己,自己心里舒服了,有爱了,才能把温柔和爱带给身边的人。自己优秀了,那个男人,包括婆家才会更加尊重你,赚钱变美,提升自己,才是自我救赎之路。

还是把那些用来指责,怀疑,愤怒,甚至撕的时间来经营自己更为靠谱,你用付出与讨好乞讨男人的温暖,指望男人自己长出良心才是痴人说梦。

任何一个走进婚姻的女人都应该谨记:时刻保持单身的能力,所有的背叛都是有一定的原因,我们在责怪、抱怨、不甘的同时,也应该要自我反省。

人的一生,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男女之间更是如此,没有谁是谁的唯一,哪怕你曾经为他付出过生命的全部。

所以,先自己成长起来吧。 当某一天,你发现获得的价值感,无关男人无关爱情时,你就会变得强大而无所畏惧了,一切都是浮云,好好找回自我吧。

42岁的年纪,也才过了前半生而已,后半生还很长,祝你早日找到属于你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