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祺游戏能赚钱吗_广汽传祺王者荣耀

tamoadmin 游戏更新 2024-07-23 0
  1. 广汽传祺GS7和广汽传祺GS8哪个更好?
  2. 6月车型销量排行榜 日产轩逸月销5万遥遥领先
  3. 解构后的重生 广汽三款新车设计解读

每一种车型都有其面向的消费人群,正如年轻人追求运动型车、轿跑车,成家立业的朋友有着"以大为美"的需求,追求一些大空间的车型。不过,在国内的市场,大空间就是王道,同样也是当前家用车市场的最亮眼的关键词。而要说到大空间家用车,哈弗H6、吉利博越自然是属于老生常谈的热门车型,而除了这些红遍大江南北的车型。最近新宝骏RM-5与传祺GS4也成了众人追捧的对象,一个是主打年轻、智能、家用的全能型黑马选手,一个是曾创下百万销量的当红小生,要是我们从中进行挑选,那么哪一款更能迎合当下消费者的用车需求呢?

广汽传祺标志性的"凌云翼"设计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大尺寸"凌云翼"中网、"X"型前脸造型、三角形雾灯区域,再配合上引擎盖隆起的极简线条,使其造型显得大气立体,但又不乏精致感,在茫茫车海中,传祺GS4颇具独特气质

跨界而来的新宝骏RM-5兼具传统MPV的实用性、轿车的比例姿态和SUV的霸气之势,在"星际几何"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新宝骏RM-5身上的前卫感和科技感非常突出,更贴近年轻消费者的审美。尤其是大尺寸点阵式设计的进气格栅,镶嵌着精致的"钻石"车标,看起来宛如暗夜中的星辉,极具视觉冲击力。侧面造型流露出强烈的SUV气息,车身比例修长,凹凸有致的线条贯穿全车,在悬浮式车顶的衬托下,新宝骏RM-5真正做到了有颜又有型。

传祺游戏能赚钱吗_广汽传祺王者荣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为家用车,灵活够用的空间自然是两车的优势所在。从车身数据来看,传祺GS4的长宽高分别达到了4545/1856/1668(1700)mm,轴距为2680mm,主流紧凑型SUV的尺寸,有着不错的空间表现,比较遗憾的是传祺GS4只提供5座车型,实际用车场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自带跨界属性的新宝骏RM-5选择了"SUV+MPV"的车身构造,其长宽高分别为4705/1806/1615(1625、1645)mm,轴距达2750mm,相比之下,轴距更长的它拥有更充裕的车内空间,并可实现丰富的座椅布局。新宝骏RM-5提供了5/6/7座版车型,可全面满足不同用户的出行需求,而且它的二三排座椅均支持独立调节,可折叠、翻转、滑动。其中,6座版更是为用户准备了贴心的"亲子座椅",方便大人照看小孩,而7座版则拥有14种座椅布局,纯平放倒后还能形成一张3人床,灵活性和实用性都极高,比传祺GS4实用。

互联网时代,家用车如何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有车生活需求,那必须还是要在智能科技上苦下功夫。在这一点上,新宝骏RM-5全系标配先进的新宝骏车联网,可见其诚意。而,新宝骏车联网的表现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不仅比传统车机的运算速度要快20倍,还为用户带来了真正的"手机即车机"的体验,平时我们用的抖音、王者荣耀、网易云音乐等手机APP都能在中控屏上直接操作。而且新宝骏车联网的语音交互功能还非常强大,像微信、导航、音乐均支持免唤醒语音控制,用户开车时无需动手,就能享受到管家式服务,动嘴就能控制大部分功能。另外,手机预约开启车内空调、一键寻车、远程启动等都是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功能配置,新宝骏车联网系统为日常出行用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传祺GS4搭载了ADiGO智能物联系统,和新宝骏RM-5一样,它拥有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并能实现50项免唤醒服务,非常人性化,不过这套系统仅在10万以上的中高配车型才配置,门槛相对较高。另外,传祺GS4同样搭载可语音控制的车载微信,不过相比之下,它的功能有所局限,仅支持微信的语音收发,并不能像新宝骏RM-5一样直接语音转文字发送,而且语音抢红包功能同样缺失。

在驾驶系统上,两车也都有着不小的差距。两车均实现了L2级别的自动驾驶,不过相比传祺GS4要花费13.98万以上才能体验到智能驾驶,新宝骏RM-5仅仅只需9.88万就能享受到了。在新宝骏RM-5上,车道保持系统、限速标识预警等驾驶系统一应俱全,而且全速自适应巡航无需选装,智能驾驶系统配备的相当齐全。若是注重智能驾驶方面的配备,自然是新宝骏RM-5更能打动消费者的心。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传祺GS4的综合表现比较均衡,放在紧凑型家用SUV中也是比较好的水准,只是如果想要配置更齐全一些,我们需要多花点钱买高配车型才行。预算有限的朋友要想不纠结,那毫无疑问是选颜值出众的新宝骏RM-5更划算,7.88万的价格就能拥有新颖的跨界造型和一流的智能科技,价格实属亲民,再加上宽敞又灵活的大空间又能满足家用,如此全能的家用车,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它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广汽传祺GS7和广汽传祺GS8哪个更好?

未来的智慧出行产业,蕴含着十万亿级别的商业机会。

这个产业中的车联网、自动驾驶、智慧交通等领域,已经成为了诸多互联网与科技公司争夺的焦点。

在国内,百度有?Apollo?开放平台;阿里有实现无人物流的野心;华为不造车,但想再造一个?ICT?领域的「博世」。

而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腾讯在智慧出行产业也不会缺席。

一、

2018?年?10?月,20?岁的腾讯进行了其成立以来第三次重大的组织架构调整,将原有七大事业群整编成六大事业群:

撤销了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社交网络事业群(SNG);网络媒体事业群(OMG);并将其业务分拆进调整后的各大事业群内;另外新增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和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

在此基础上,腾讯内部还组建起技术委员会,加大对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以及前沿基础科学的研究。

组织架构调整背后,折射的是其「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战略。

新增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被寄予厚望,因为这个事业群将是腾讯拥抱产业互联网最核心的武器。

为此,腾讯派出了得力干将、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担任?CSIG?总裁。

CSIG?整合了包括腾讯云、腾讯地图、智慧零售、安全产品等在内的业务线。

在新成立的?CSIG?事业群里,腾讯新建了一条针对汽车出行产业的重要业务线——腾讯智慧出行。

这个业务线的领头人是腾讯公司副总裁钟翔平,他被称为是腾讯内部最优秀的三个产品经理,另两位是微信的张小龙和打造「王者荣耀」的姚晓光。

组织架构调整后不久,当年?11?月,腾讯在南京召开了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在这次大会上,腾讯的智慧出行战略首次曝光,同时腾讯自动驾驶作为独立品牌进行了首次亮相。

当时,腾讯智慧出行确立了「四横两纵一中台」的业务矩阵:

「四横」指的是四大重点业务,包括车联网、自动驾驶、位置服务以及乘车码;「两纵」是指腾讯的海量内容平台和安全保障系统;「一中台」则是将腾讯?AI?和腾讯云作为中台,为业务矩阵提供底层保障,帮助车企建立自己的车联网云平台和超级大脑。

各个业务板块中,车联网的负责人是钟学丹,自动驾驶的负责人是苏奎峰,地图负责人是谢建家,以及位置服务的负责人是牟蕾。

二、

其实,在腾讯整体确立智慧出行战略之前,这家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已经通过投资的方式深入到造车、自动驾驶和高精地图等领域。

虽然并非所有领域都自己亲力亲为,但腾讯在汽车出行产业绝非「门外汉」。

2014?年的时候,李斌创办蔚来汽车,马化腾与京东的刘强东、小米的雷军等人一起成为蔚来汽车的联合发起人。

随后,在蔚来上市之前与之后的的数轮融资中,腾讯不断加注。

如今的蔚来已经走过坎坷,交付超过?4?万辆车,而腾讯则是蔚来的第二大股东,持有蔚来?15.1%?的股票。

在地图领域,腾讯在?2014?年以?11.73?亿人民币入股四维图新,拿到了?11.3%?的股权。

四维图新之后成为了腾讯地图的基础,其中四维图新提供地图基础数据,腾讯提供上层面向用户的服务。

今天的四维图新和腾讯都进行高精地图的研发,二者在该领域应该也保持着底层数据的合作。

2016?年,腾讯还出手投资了硅谷的自动驾驶公司?Zoox,金额约为?1?亿美元。Zoox?在上个月刚刚被亚马逊收购,整体收购金额大致在?12?亿美元。

与投资?Zoox?同年,腾讯内部成立了自动驾驶实验室,并开始在高精地图、环境感知、融合定位、决策控制等领域进行研发。这也是现在腾讯自动驾驶业务的基础。

四维图新和?Zoox?的投资案,背后的一位重要推动者就是时任腾讯?LBS?业务副总裁的马喆人,马喆人同时也是腾讯自动驾驶团队的发起人之一。

2017?年,马喆人出任?G7?总裁,此后又创办嬴彻科技。嬴彻科技,相当于货运版的?Zoox。

同样在?2017?年,腾讯斥巨资收购了特斯拉?5%?的股权,这起交易涉及金额达到了?17.8?亿美金,腾讯总计收购了特斯拉约?816.75?万股,成为特斯拉的第五大股东。

后来特斯拉将腾讯地图集成在了其车型上。不过今年年初,特斯拉在车机导航上放弃了腾讯地图,转向使用百度地图。

除了地图方面的合作,特斯拉和腾讯没有太多业务交集,不过如今特斯拉的股价飙升至?1300?多美元,投资特斯拉让腾讯赚了个盆满钵满(据说腾讯的持股成本在?220?美元左右)。

腾讯过往针对出行产业的投资还有很多,比如滴滴已经是网约车领域的超级玩家;腾讯扶持的摩拜单车,在共享单车赛道大热时,也是其中的佼佼者,虽然摩拜后来被美团收购,但美团同样是腾讯投资的企业。

腾讯要做拥抱产业互联网的急先锋。在汽车出行领域,其野心也在不断膨胀,投资之外,其已经亲身下到赛道中。

确立智慧出行战略、推动车联网产品上车、大力投入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等等,这一切都表明,腾讯不是那个「没有梦想的腾讯」。

至少在智慧出行领域,腾讯有自己的大梦想。

这个「大梦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腾讯的车联网和自动驾驶业务。

三、

腾讯做车联网,要追溯到?2015?年。

当年?9?月,腾讯车联开放平台举办了一场产品品鉴会,这是当时腾讯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旗下的车联网产品的首次公开亮相。

这场品鉴会上,腾讯车联开放平台发布了三大产品体系:车联?ROM、车联?App?和「我的车/MyCar」服务。

车联?ROM?可以理解成一个基于安卓定制的车机系统。

车联?App?则主要针对尚未联网的车机,用户下载手机端的?App?后,通过?USB/WiFi?就可以将手机和车机进行互联。

这样一来,实时更新的腾讯地图、信息和社交内容就可以通过手机显示到车载屏幕上。

MyCar?支持用户在微信/手机?QQ?端添加自己的车辆为好友,并且实现一些简单的功能。包括提醒车主车辆的状态,如大灯尚未熄灭、手刹未拉、所在位置等等。

2015?年?9?月上市的奔驰?GLE?SUV?车型是首款搭载腾讯?MyCar?服务的车型。

两年后,在车联?ROM?的基础上,腾讯在?2017?年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推出了车联「AI?in?Car」系统。

当年,广汽、长安、吉利、比亚迪以及东风柳汽五家汽车厂商成为?AI?in?Car?生态的首批合作车企。

腾讯发布「AI?in?Car」系统半年之后,该系统就实现了量产上市,首款尝鲜的车型是广汽传祺?GS4。

而在?2018?年?11?月的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AI?in?Car」得到进一步更新,正式升级为?TAI?1.0(Tencent?Auto?Intelligence?1.0)汽车智能系统。

在「AI?in?Car」的基础上,腾讯?TAI?1.0?推出了多模人机交互、场景化地图、车载小程序和语音收发微信四大产品能力。

2019?年?5?月,腾讯在其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首次提出了「生态车联网」的概念,并将车联网系统升级为?TAI?2.0。

此次升级,系统中集成了场景引擎,场景引擎基于超级?ID、AI、大数据和?LBS?能力,实现用户兴趣、车端场景和服务应用的匹配,通过场景感知进行个性化服务的主动推送。

其次,腾讯车联提供超级?ID?与微信支付能力,超级?ID?打通手机-车机-智能设备等多个终端,实现服务的「全时在线」。

这可以理解为腾讯利用生态在车端提供场景服务的核心。

此外,系统还推出了一套跨?OS?的、云端轻量化的开发者应用框架——腾讯小场景。

这一次升级中,还有一个在车联网领域举足轻重的产品——车载微信也被集成到系统之中。

不过当时车载版微信还没有定型,直到?2019?年?8?月的重庆智博会上,车载版微信才进行了首次亮相。

后续,很多车型都已经集成车载微信,包括长安?CS75?Plus、广汽第二代传祺?GS4、理想?ONE、长安?UNI-T?以及?2020?版哈弗?F5?等。

2020?年,腾讯智慧出行在?1?月份的?CES?上和?6?月份的新品发布会上分两次发布了?TAI?3.0?系统。

TAI?3.0?包含两大车载?App——腾讯随行、腾讯爱趣听,以及上面提到的云端轻量化的生态开放平台「腾讯小场景」。

TAI?3.0?据称能为车上生态带来?300?万量级服务应用扩展空间。

在上车速度方面,腾讯官方称?TAI?3.0?系统能够适应不同车机系统和硬件平台,对于通过系统和硬件依赖性评估的车辆,2?个月就能实现快速上车。

新款的长城哈弗?F7?已经确认将首发搭载?TAI?3.0?系统。

从车联?ROM?到「AI?in?Car」再到?TAI,腾讯在车联网服务的内容多样性和体验的完整性上不断提升

5?年时间里,腾讯先后与?29?家车企展开了合作。

根据官方数据,其落地量产车型超过?110?款。其中既有自主品牌的长安、广汽、长城、吉利等;也有国际车企如BBA、通用等。

今年,腾讯又和中国一汽、本田等车企达成了合作。

四、

在车联网业务之外,腾讯智慧出行的另外一大重要业务就是自动驾驶(TAD)。

腾讯的自动驾驶,并没有像百度?Apollo?或者阿里布局无人物流那样的野心庞大。

腾讯自动驾驶总经理苏奎峰曾经表示,他们「并非想成为一个颠覆者,而是做一个行业的助力者——成为技术落地的工具箱和加速器」。

早在?2016?年下半年,腾讯就成立了自动驾驶实验室,并开始在高精度地图、环境感知、融合定位、决策控制等领域进行研发。

腾讯自动驾驶实验室囊括了高精地图、融合定位、仿真平台、系统与架构、数据平台、核心算法等?6?大部门。

在?2019?年,其整体规模已经超过?200?人。

过去几年,腾讯还将这块业务从「自动驾驶实验室」调整为「业务中心」。苏奎峰后来在接受访时讲到:这个变化意味着腾讯自动驾驶希望更贴近产业。

从平台策略出发腾讯自动驾驶,目前最核心的成果就是集研发、测试以及验证于一身的三大平台:开发云平台、虚拟仿真平台,以及高精度地图平台。

自动驾驶云平台(TAD?Cloud)将基于云端存储空间与计算支撑,构建了数据集、样本标注、算法训练评测、云端仿真、实车反馈闭环全流程云服务,提供自动驾驶全链路云服务和开发平台。

模拟仿真平台(TAD?Sim)是用各种场景来进行、模型在环、软件在环、硬件在环和车在环的全链条自动驾驶测试。

阶段,很多主流的自动驾驶仿真系统都是根据游戏引擎开发的,而长于游戏开发和运营的腾讯,也将其在游戏上的积累应用在了仿真平台?TAD?Sim?上。

今年?6?月,腾讯发布?TAD?Sim?2.0,其场景库有超过?1000?种场景类型,基于?Agent?AI?技术,借助腾讯云并行加速加持,可以泛化生成万倍以上规模的丰富场景,具备每日?1000?万公里以上的测试能力。

目前,腾讯自动驾驶仿真业务由孙驰天负责。

业务上,宝马也已经与腾讯就仿真模拟测试开展合作。

高级别自动驾驶离不开高精地图的支持。

腾讯拥有导航电子地图甲级测绘资质,在?2014?年便开展了高精度地图研究工作,其目前已完成了全国高速及快速路高精度地图数据集。

腾讯的高精地图部门隶属于自动驾驶业务中心,但同时也要用到腾讯地图本身的数据和服务。所以这是一个跨部门的业务。

腾讯高精地图负责人为谷小丰。据知情人士透露,腾讯的高精地图部门即将划入腾讯地图,谷小丰将向苏奎峰和地图部门负责人双线汇报。

这三大平台在具体运作上,研发人员会利用云平台的数据进行算法训练、算法评测,再进行规模化的场景生成和仿真测试,利用数据来驱动自动驾驶技术快速的迭代和演进。

苏奎峰认为,这三大平台将形成「三剑合璧」的效果

「不做硬件不造车」是腾讯自动驾驶的边界。

现在的腾讯自动驾驶,集成了算法、模拟仿真、高精地图等核心技术,专注于为车企提供平台和工具链。

五、

2018?年?5?月,一篇题为《腾讯没有梦想》的文章引爆网络,文章中一个重要的观点是腾讯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在「投行思维」中,仅通过投资去扶持每个赛道的领先者,顺便从中获取不菲的投资收益;但这个过程放弃了对于核心技术的探索,丧失了对技术驱动的狂热追求。

这一点,从腾讯早年对汽车出行领域的投资布局来看确实不。

但在?2018?年的组织架构调整之后,在智慧出行领域,腾讯开始加大技术投入。

未来出行产业的庞大市场正在成型。在这样一个重要的产业领域,腾讯已经在投入大量的资金、,展开核心技术的探索,打造开放平台,为汽车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技术驱动。

这是腾讯在智慧出行领域重拾梦想的开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月车型销量排行榜 日产轩逸月销5万遥遥领先

从国家工信部公布的信息来看,传祺GS7搭载1.8T、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其中,1.8T发动机为广汽乘用车自主研发的新型发动机,动力相比现款1.8T有较大提升。而2.0T发动机额定功率为148kW,动力超越奔驰GLC2.0T发动机低功率版。

传祺GS7将在上海车展国内首发亮相,随后在年内上市,届时将与哈弗H7等同级别车展开竞争。车身尺寸方面,GS7长宽高分别为4730*1910*1770mm,轴距为2720mm。与传祺GS8相比,GS7长度和轴距分别缩短80mm。区别于七座传祺GS8,GS7用了五座布局。

传祺GS7前后灯全部用LED光源,增加了卤素灯源版本车型。D柱部分的角窗造型用刀尖型设计。传祺GS7方向盘用多功能三辐设计,底部为金属材质。中控屏幕角度偏向主驾驶一侧,更加方面驾驶员操作。与七座传祺GS8,新车GS7用5座布局。

商务合作:平台提供网络广告、网络公关、内容合作、互动营销、数据库行销、经销商合作等多项服务,如有相关需求,可联系QQ:6

广汽传祺GS8销量怎么样?广汽传祺GS8最新消息,如果要说起国内目前最热的SUV,大家都知道哈弗H6。但要说国内在中大型SUV市场上的唯一标杆广汽传祺GS8可能大家都会非常惊讶,而就在刚过去的3月份,传祺GS8月销量10032辆,单月首次突破一万辆大关,再次刷新中国品牌中大型SUV最好销售成绩,相信这一点就足够广汽传祺GS8成为自主标杆了。

传祺GS8这款经典SUV车型作为2016年下半年我国SUV市场上仅次于哈弗H6的销冠亚军,就在上个月,新车已经单月销量破万了。长安旗下全新的旗舰SUV车型CS95呢也是如此,新车上市至今不过十日,订单已经是非常火爆的了,那么这款CS95的上市,广大消费者选购时又多了一个选择,究竟是选GS8呢?还是CS95呢?近日,3月刚结束就传出了传祺GS8在3月销量过万的消息。回顾传祺GS8自去年10月26日上

近期了解到,广汽传祺1-7月累计销售19.6万台,GS8预售价为16.98-25.98万元。新车上市后将与长安CS95、哈弗H7L等车展开竞争。GS8长宽高分别为4810/1910/1770mm,轴距2800mm。空间很大,用家族化的凌云翼设计前脸。进气格栅辨识度较高,并与前大灯相连,下面就来看看这款车。

车展一直都是各大汽车厂家展示的平台,近日上海车展临近,广汽传祺官方公布了2017上海车展的新车阵容。据悉,传祺GS7、EnSpirit概念车、传祺GE3及传祺GS4PHEV将正式首发。同时,2017款传祺GA8及传祺GA3SPHEV也将同步上市。

解构后的重生 广汽三款新车设计解读

据乘联会最新综合销量数据统计,6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66.1万辆,同比下降5.9%,环比增长3.3%;前日我们对厂商销量排行榜做了分析,今日我们对各车型的销量排名情况进行分析,看看哪款热销车型是你的菜?

轿车方面:6月份轿车销量80.0万辆,同比下降9.6%,环比增长4.1%;从上图销量排行榜可以看出,轩逸、朗逸依旧比“逸”双飞,连续N个月占领冠亚宝座,?其中东风日产轩逸以月销5万斩获轿车冠军,同时也是全车型的销量冠军,同比增长23.5%,一枝独秀将别的车型远远甩开。上汽大众朗逸以月销3.7万辆获得亚军,同比增长19.4%,但与冠军轩逸的差距越来越大,难以望其项背;一汽丰田卡罗拉以月销3.3万获得季军,同比增长8.7%;自主品牌方面除吉利帝豪“孤军奋战”外,长安逸动也进入前15排名11,成为排名前15中仅有的两个自主品牌车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奥迪A6暴涨244.6%月销过1.7万成为最热销的豪华中级车。

SUV方面:6月份SUV销量77.2万辆,同比增长1.9%,环比增长2.3%;成为各车型中唯一同比增长的车型,看来SUV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从上图SUV销量排行榜可以看出:排名前15中,自主品牌SUV只占了5席,合资占了10席,看来自主品牌占优势的SUV领域已优势不在,具体排名方面,哈弗H6依旧是王者荣耀,月销2.3万辆,同比却下滑了9.5%,王者地位已经动摇;而亚军的长安CS75自去年9月PLUS以后稳坐第二把交椅,月销2.1万辆同比暴增82.1%,离冠军哈弗H6一步之遥。本田扛把子CR-V月销1.9万辆获得季军,同比下滑13%;另外比亚迪宋以近6倍增长排名第6,成为增长最大的车型,而去年底才上的本田皓影竟然也能月销1.5万排名14,看来广汽本田公关能力挺强,虽然也断了A柱但硬是捂住了中保研的嘴。

MPV方面:6月份MPV销量8.9万辆,同比下降26.7%,环比增长5.4%;下滑幅度仅次于新能源车;近年来中国MPV市场份额持续下滑,主要还是中国消费者不是很接受MPV,在中国主要有两种MPV,一种是用面包车改的拿来拉货,一种是司机开的用来商务接待,对于家庭购买MPV还是相对较少。具体排名方面:神车五菱宏光和哈弗H6一样连续N年位列冠军了,只是销量一直在下滑,从当年的月销5万到如今的月销2万,不过比千年老二别克GL8还是要高过1万多辆,看来千年老二要转正还得等几年;风行月销近5千排名第三,也是同比大幅下滑;其它值得一提的传祺的GM6和GM8车型还是做得不错,车型大气上档次,销量也在慢慢增长,预计后期将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

新能源车方面:6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8.3万辆,同比下降38.8%,环比增长25.0%;是各车型中下滑幅度最大的车型;自去年6月新能源车补贴退坡以后,销量连续下线下滑,具体车型排名方面:特斯拉Model?3今年已3个月销量过万,成为新能源车的最大赢家,6月更是将近1.5万辆,看来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啊,中国培育了几年来新能源市场,自特斯拉去年底国产以后,自主品牌被打得鼻青脸肿;新能源车领导者自居的比亚迪秦EV月销4千排名第二,广汽新能源埃安月销3千排名第三;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造车新势力蔚来ES6月销2千5排名第7,同比翻了5倍,而去年同期的冠军北汽EU系列却打了1折,只有2千销量,惨不忍睹。

结语:中国汽车市场从2018起已经开始下滑,各汽车厂商已经在开展优胜劣汰的淘汰赛,而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加剧了这场淘汰赛,随着力帆、海马等三线自主品牌的倒下,长安铃木、长安DS等三线合资品牌的退出中国,未来将有更多的弱者被淘汰掉,当然只要能活动下去的都将是精英。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之家?设计解码]?今年的广汽展台格外热闹。MOCA、EMPOW55、Aion?Y三款类型不同性格各异的车型在台上这么一摆,颇有一种三英战吕布的气魄。作为本土汽车企业,广州车展对于广汽来说意义非同小可。这一点从展台上的三辆车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我们熟悉的那个传祺和埃安好像不见了,反而是一些全新的东西正在酝酿成型。

●造型怪异的MOCA体现出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汽车将成为一种类似电子消费品一样的工具而存在。

●Aion?Y脱胎于Aion家族,又有别于此前Aion系列的三辆车。光翼样式的灯组造型或许是最吸引人的部分。

●在面对用户“中庸、平淡、没特点”的评价时,广汽选择打造EMPOW55这种高性能轿跑车来彻底颠覆此前大家对它的刻板印象。

在我和广汽研究院的张帆院长沟通的短短一小时里,他曾多次提到:消费者认为广汽正在变得中庸、平淡、稳妥。这或许不仅仅是针对狭义的汽车设计领域,同时也是暗指了广汽产品带给用户的体验同样有这些特点。

早些年中国面对的问题是,大多数人还没有车。第一台车需要承担许多不同的工作和场景。所以那个时候的汽车并不需要在外观和内饰方面强调个性。能开上汽车本身就已经说明很多问题了。

这也直接影响了汽车制造商不得不开始研究“年轻人”到底在看些什么,想些什么,以及他们需要什么。这也就是我们近几年听到的最多的词汇——年轻化。

我个人其实很不喜欢“年轻化”这个词,因为“没人能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60岁的认为40岁就算年轻;听张国荣的觉得听周杰伦就算年轻;喜欢打Dota的觉得玩王者荣耀就算年轻,年轻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不是绝对的概念。

车企都在探索如何做出年轻人喜欢的产品时往往会借助市场调研来帮助他们梳理思路。但市场调研只会告诉你,年轻人喜欢泛化的内容。它不会告诉你的是,时下互联网圈年轻人热衷的并非化,而是至死背后隐藏着的解构主义。

说到底,解构的方法是打破陈旧的传统和所谓的权威,但打破只是手段,从废墟中重组诞生出新的东西才是解构的目的。此次广州车展上亮相的概念车Moca就深谙其中精髓。

那么如此大刀阔斧的在外观上作文章,只是为了看起来不同吗?张帆表示,传统的美学设计只能占汽车设计的一部分,当下所有的设计都应该和功能密不可分。

“我们设计MOCA的时候首先是想要设计一个脱离传统汽车的东西,更像是一个智能手机这样的电子产品。”广汽的设计师之所以选择从交互方式入手,因为这也是几年前苹果横扫整个手机市场时最先颠覆的东西。

关于外观和车辆内部的细节,我的同事此前已经撰写了《这才是真·定制!解读广汽MOCA概念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拓展阅读一下,这里就不赘述了。

MOCA的出现首先表达了广汽设计团队对传统“汽车”的解构,他们试图用新时代的视角来审视汽车:如果我们从当下的功能需求出发,设计出来的汽车是否还会和以前一样呢?可以说,MOCA的存在就是反传统的。当汽车设计师不把汽车当做设计目标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完成了一次解构并且重组。这种玩法与在B站鬼畜区疯狂刷屏的“马老师”,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二次元总是跟“X零后”、“年轻人”等词汇捆绑出现,近些年颇有从亚文化逐渐变为主流文化的趋势。很多厂商此前都曾经尝试过向这个方向努力,但大多数都是比较拙略的模仿和自嗨。

此前的Aion系列车型在传统格栅位置已经进行了尽可能的压缩,但为了保证在观感上不那么“跳脱”,还是拼了命的留下了一些设计来淡化“没有进气格栅”的感觉。

然而在Aion?Y上,广汽终于彻底的放弃了对传统能源的执念,干净的前脸非常明确的告诉所有人——我,纯电动。

如今大多数汽车设计师们对待传感器的方法都是“藏”,尽可能让它不那么显眼。比如把毫米波雷达藏在车标LOGO后面,或是放在下方格栅里,依靠黑色的涂装来遮盖。

撞色设计也是Aion?Y和此前的Aion系列车型不同的特征。此前发售的Aion车型中唯一一个相对比较鲜亮的主打色就是蒂芙尼蓝,其他颜色都比较暗淡。这也是为什么消费者认为广汽如今的很多设计都比较沉闷。

通过我们跟张帆院长的沟通了解到,未来在完全量产的时候也会对一些不好量产的外观细节进行一定的调整。比如目前这个定制的轮圈和轮胎就并不适合大规模投产,硬要量产的话未来在补胎换胎的时候也会给用户造成不便。

对于那些把车当做电子产品来购买的消费者,广汽会端出Aion?Y这道新派料理。至于另外一部分“血液里流淌着汽油”,热衷传统性能车的用户来说,EMPOW55才是“对症下药”。

进气格栅这个零部件最初存在的意义只有一个——那就是散热。在近些年汽车厂商不断提升进气格栅尺寸之前,这个零部件在大多数家用车上的尺寸其实并没有那么夸张。只有一些高性能车型会加大进气格栅尺寸,毕竟大排量发动机散发的热量要高于家用车的小心脏,在加上激烈驾驶,容易引发水箱温度“爆表”。

随着电子水泵的普及和主动式进气格栅的出现,如今汽车对“升温”的需求可以更加精细化的控制,这反而解放了进气格栅尺寸的限制。

同理,进气格栅两侧各种配备蓝色涂装的“进气口”也是如此。大多数车并不一定真的有那么迫切的散热需求,但它可以营造出性能感很强的样子。

在我的印象里,有一些性能取向的原厂车为了突出运动感,会在车辆出厂时为卡钳进行不同颜色的喷涂。通常来说红色或是**的卡钳较为常见,但蓝色的卡钳似乎还很少见到原厂车上用。

车辆尾部的整体设计就更不像一台原厂车了。在这个2.0T都被戏称为“大排量”的年代,很多原厂燃油车也已经把排气设计成冲下的造型,并在尾部安装一组看着挺帅的排气装装样子。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车辆出厂时应该在车尾标明这些信息,所以我们也有理由怀疑这辆车最终量产时还是会有一些细节和展车有所区别。

全车最打动我的小细节其实不是碳纤维也不是蓝色卡钳,而是分散在车辆各处的蓝色指示箭头和中英双语标识。它们有些写着“轻量化组件”,有些则写着“下压气流”,充满了设计师的小心思。

如果你还记得此前搭载于猎鹰重型火箭被发射至火星的那辆特斯拉Roadster的话,你大概也不会忘了马斯克在发射之前将一块写着“Made?on?Earth?by?humans”(由地球上的人类制造)的电路板塞到了那台车里。这种略带致敬意味的落款既不能给EMPOW55增加5马力,也不能让它变成价值千金的***版。但是这种看似无用的“多此一举”,其中也许就蕴含着年轻消费群体所认同的文化理念。

写在最后

在和张帆沟通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他对于这三款车型的自豪感。从贯彻解构主义,探寻全车模块化理念的MOCA,到针对不同属性年轻人群打造的Aion?Y和EMPOW55。广汽想要通过这些展现给用户的并不只是简单的汽车,而是一种“这个世界上,还我们这么懂你”的精神共鸣。

比较遗憾的是,Aion?Y和EMPOW55这两款车目前仅做外观的展示,内饰部分只能等到2021年才会和大家见面,不过这也算是留下了一个令人期待的伏笔。Aion?Y和EMPOW55的内饰究竟能否和外观一样眼前一亮?还是藏着什么更有意思的必杀技?我们不妨期待一下。(图/文?汽车之家?杨鹏)